文档详情

2024-2025春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化学初中八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认识物质的构成《第二节 元素》教学设计.docx

发布:2025-03-24约3.51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2025春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化学初中八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认识物质的构成《第二节元素》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元素》这节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对物质的宏观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而本节课将引领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是从宏观到微观的重要跨越。元素概念的建立,为后续学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以及物质的分类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学科本质的重要环节。

内容结构:教材首先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水等,引发学生对物质组成的思考,从而引出元素的概念。接着介绍了元素的种类以及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化学语言来表示元素。最后阐述了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使学生对元素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教材内容编排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八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化学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掌握了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初步知识,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些知识储备为学生学习元素概念提供了基础。

认知特点: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对直观、生动的实验现象充满兴趣,但对于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实验、多媒体展示等,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学习态度:学生对化学学科普遍具有较高的热情和好奇心,愿意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探究。但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概念理解不深入、知识迁移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和帮助。

课标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元素的概念,认识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准确记住并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了解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物质组成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在学习元素符号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

通过对元素在自然界分布的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的关注。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元素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常见元素符号的书写和记忆。

2.教学难点

元素概念的抽象性,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元素概念。

元素与原子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法

讲授法:对于元素概念等重要知识点,通过清晰、准确的语言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讨论法:组织学生对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等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微观粒子的结构模型、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图片等,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

练习法:通过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元素符号、元素概念等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微观粒子的动画演示、元素符号的书写视频、元素在自然界分布的图片等。

实验仪器和药品:准备一些常见元素组成的物质,如氧气、铜片、硫粉等,用于课堂展示。

自制卡片:制作写有元素名称和符号的卡片,用于课堂互动游戏。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质,如矿泉水瓶上的成分表、食品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说明等,提问学生:“这些物质中都提到了哪些元素?你们知道什么是元素吗?”

学生活动:观察展示的物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部分学生可能会根据生活经验说出一些元素的名称,但对于元素的具体概念并不清楚。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自然地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元素。

2.元素概念的讲解(10分钟)

教师活动:以水(H?O)、二氧化碳(CO?)、氧气(O?)为例,分析这些物质的组成,指出它们都含有氧原子,虽然这些氧原子在不同物质中的存在形式不同,但它们都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引出元素的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并强调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理解教师对元素概念的讲解,思考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物质的分析,帮助学生从熟悉的知识过渡到抽象的元素概念,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3.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10分钟)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元素与原子的对比表格,从概念、区别(如元素是宏观概念,原子是微观概念;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等)、联系(原子是元素的个体,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然后提出问题:“请举例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和原子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