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2025春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化学初中八年级全一册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控制《第二节促进燃烧与防止爆炸》教学设计.docx

发布:2025-03-24约6.01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2025春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化学初中八年级全一册第七单元燃烧及其控制《第二节促进燃烧与防止爆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化学初中八年级全一册第七单元《燃烧及其控制》的第二节内容。在学习了燃烧的条件之后,本节课进一步探究促进燃烧的方法以及防止爆炸的措施,承上启下,对构建完整的燃烧知识体系至关重要。

促进燃烧的方法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紧密相连,如燃料的充分利用可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而防止爆炸的知识则关乎生命财产安全,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像煤矿开采、加油站等场所都需要严格遵循防爆炸规则。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化学知识在实际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燃烧的条件这一基础知识,对燃烧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化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八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充满兴趣,乐于通过实验探究来获取知识,但他们在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深度理解方面还存在不足。例如,虽然知道燃烧需要氧气,但对于氧气浓度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场景下如何运用相关知识防止爆炸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引导。

课标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促进燃烧的方法,并能解释其原理,例如通过增大氧气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烧。

认识爆炸的原理和常见的爆炸物,知道爆炸发生的条件,能够区分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燃烧或防止爆炸,如正确使用燃气炉灶、认识并遵守加油站等场所的安全规则。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促进燃烧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例如,在探究氧气浓度对燃烧影响的实验中,学生仔细观察硫粉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并分析原因。

利用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运用化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提升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如分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通过了解燃料充分燃烧对节约能源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在改善生活、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学生明白遵守安全规则、预防爆炸事故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如在学习防止爆炸知识后,学生能自觉遵守相关场所的安全规定。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促进燃烧的方法及其原理,这是理解燃料充分利用和提高能源效率的基础。

爆炸的原理和防止爆炸的措施,这些知识直接关系到学生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安全。

2.教学难点

理解增大氧气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能促进燃烧的微观本质,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从微观角度解释宏观现象具有一定难度。

区分不同类型的爆炸,并能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爆炸发生的原因,这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法

讲授法:系统地讲解促进燃烧的方法、爆炸的原理等重要概念和知识,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例如,在课堂开始时,讲解氧气浓度对燃烧的影响时,通过清晰的语言描述硫粉在不同氧气环境下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

实验探究法:安排实验探究活动,如“探究氧气浓度对燃烧的影响”“探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对燃烧的影响”,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原因。

讨论法:组织学生对一些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如煤矿爆炸事故、加油站安全问题等,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讨论过程中适时引导,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燃烧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爆炸事故的场景等,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如播放一段关于工业锅炉中燃料充分燃烧提高效率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教学准备

实验仪器和药品: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镊子、硫粉、木炭、蜡烛、铁丝、酒精、面粉、火柴、打气筒、塑料瓶、橡胶塞等。

多媒体课件:包含相关图片、视频、动画等资料,如硫粉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对比动画、煤矿瓦斯爆炸的视频、常见爆炸物的图片等。

制作板书的工具:黑板、粉笔、彩色粉笔等。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5分钟)

1.展示图片:多媒体展示两组图片,一组是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如篝火晚会中熊熊燃烧的火焰、家庭燃气炉灶中蓝色的火焰;另一组是一些因燃烧不充分导致的现象,如工厂烟囱冒出的黑烟、未完全燃烧的煤块。

教师提问:同学们,观察这两组图片,你们能发现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思考问题,并举手回答。有的学生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