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1747-2010 绿色食品 萝卜生产技术规程.docx
ICS67.080B3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1747—2010
绿色食品萝卜生产技术规程
OperatingRulesForProducingGreenFoodofChineseRadish
2010-12-27发布2011-03-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7/T1747—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归口单位为由山东省农业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淑芬、刘贤娴、徐文玲、焦自高、王克安、韩泰利、杨凤娟、林多、李利斌。
1
DB37/T1747—2010
绿色食品萝卜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萝卜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绿色食品萝卜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391NY/T393NY/T394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3产地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符合NY/T391的要求。宜选择排灌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pH值为6.0~6.5。
4栽培技术
4.1栽培茬次
4.1.1春萝卜:拱棚覆盖栽培,2月中旬播种,4月中旬至5月上旬收获。露地栽培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5月下旬至6月中旬收获。
4.1.2夏萝卜:6月中旬播种,8月中旬至9月上旬收获。
4.1.3秋萝卜:8月中下旬播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
4.1.4秋冬萝卜:拱棚覆盖延迟栽培,10月中旬播种,12月下旬至1月下旬收获。
4.2品种选择
春萝卜及秋冬萝卜栽培宜选择早熟、耐抽薹、抗病性强、产量高的品种;夏萝卜及秋萝卜栽培宜选择中晚熟、产量高、抗病性强的品种。不得使用转基因种子。
4.3整地施肥
选择前茬未种过萝卜的地块,每667m2撒施4m3左右腐熟农家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40kg~60kg,深翻30cm,耙平起垄,垄距65cm~70cm,垄高15cm~20cm,交错播种两行。
4.4播种
2
DB37/T1747—2010
萝卜栽培均为直播。在预先起好的垄上按穴播种,穴距30cm,每穴播种3~5粒。播种深度以1.5cm~2.5cm为宜。
4.5田间管理
4.5.1间苗定苗
子叶充分展开时进行第一次间苗,间去弱苗、畸形苗等;2~3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每穴留苗2~3株;5~6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一株健壮、无病虫危害、具本品种特性的苗。
4.5.2中耕除草与培土
结合间苗定苗进行中耕除草。中耕时先浅后深,避免伤根。第一、第二次间苗要浅耕,锄松表土,最后一次适当深耕,并扶垄培土。浇水后及雨后及时中耕松土,直至封垄。
4.5.3浇水
播后浇透水,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苗期小水勤浇,勤划锄。叶生长盛期适当控制浇水,加强中耕松土。肉质根膨大期加大浇水量,并保持土壤湿润。雨后及时排除积水。收获前10d,停止浇水。
4.5.4追肥
定苗后,每667m2追施尿素7.5kg~10kg,肉质根膨大盛期,结合浇水每667m2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15kg~20kg。
4.5.5温度控制
采用拱棚覆盖进行春早熟栽培和秋延迟栽培的,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0℃~25℃,夜间在15℃左右。不得低于13℃。
5病虫害防治
5.1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科学合理地利用化学防治技术,达到生产绿色食品萝卜的目的。
5.2主要病虫害
病毒病、霜霉病、黑腐病、软腐病、蚜虫、菜青虫、蟋蟀、地下害虫等。
5.3农业防治
选用高抗多抗品种;增施有机肥;勤除杂草;及时排涝,防止田间积水。
5.4物理防治
利用黄板诱杀蚜虫,或铺设银灰色地膜驱避蚜虫,或杀虫灯诱杀害虫。
5.5生物防治
可用0.6%苦参碱水剂2000倍液,或1.5%除虫菊素水乳剂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噻虫嗪1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
3
D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