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1748-2010 绿色食品 结球甘蓝生产技术规程.docx
ICS67.080B3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1748—2010
绿色食品结球甘蓝生产技术规程
OperatingRulesForProducingGreenFoodofChineseCabbage
2010-12-27发布2011-03-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7/T1748—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归口单位为由山东省农业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淑芬、刘贤娴、徐文玲、焦自高、王克安、邹永洲、韩泰利、杨凤娟、林多。
1
DB37/T1748—2010
绿色食品结球甘蓝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结球甘蓝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绿色食品结球甘蓝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3产地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符合NY/T391的要求。宜选择排灌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pH值为6.0~6.5。
4栽培技术
4.1栽培茬次
4.1.1春甘蓝
冬、春育苗,早春定植,春、夏收获。
4.1.2夏甘蓝
春季育苗,初夏定植,夏秋收获。
4.1.3秋甘蓝
夏季育苗,秋季定植,秋冬收获。
4.1.4冬甘蓝
夏秋育苗,秋季定植,冬春收获。
4.2保护设施
大、中、小拱棚及防虫网等设施。
2
DB37/T1748—2010
4.3品种选择
4.3.1春甘蓝
选用冬性强、耐抽薹、生育期短、商品性好的早熟品种。
4.3.2夏甘蓝
选用耐热、抗病、耐涝、生育期较短、结球紧实、整齐度高的品种。
4.3.3秋甘蓝
秋甘蓝栽培早、中、晚熟品种均可采用,但生产上多选用优质高产、耐贮藏的中晚熟品种。
4.3.4越冬甘蓝
选用抗寒、耐低温能力强,冬性强,整齐度高的品种。
4.4育苗
4.4.1育苗设施
可采用阳畦、拱棚等设施育苗。
4.4.2育苗方式
根据栽培季节和栽培方式,可在阳畦、中小拱棚、露地及防虫网育苗。有条件的可采用工厂化穴盘育苗。
4.4.3营养土配制
选用近三年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肥沃田土6份,加充分腐熟的圈肥4份配制营养土。每立方米营养土中加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1kg~1.5kg,多菌灵80g,充分混匀,盖膜闷制7d~10d。然后装入育苗钵中,或直接铺到苗床上。
4.4.4种子处理
播种前5d~6d,进行发芽试验,以确定播种量。播前,用30℃温水浸种,不催芽;也可用干种子直播。
4.4.5播种
4.4.5.1播种期
塑料大棚早春多层覆盖栽培,阳畦育苗,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中小拱棚早春栽培,阳畦育苗,12月中旬播种;春露地栽培,阳畦育苗,1月上旬播种;夏季栽培,露地育苗,4月下旬至5月中旬分期播种;秋季露地栽培,防虫网棚育苗,7月上中旬播种;越冬栽培,露地育苗,8月上、中旬播种。
4.4.5.2播种方法
育苗苗床浇足底水,水渗后覆一层细土(或掺有多菌灵等杀菌剂的药土),然后将种子均匀撒于床面,每m2用种子2g~3g,播种后覆盖1cm左右的细土。
3
DB37/T1748—2010
4.4.6苗床管理
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10℃~15℃。冬季育苗采取保温措施,适当控制浇水;夏季育苗采取遮荫防虫措施,根据墒情适当浇水,以免干旱影响幼苗生长。出苗后间苗1~2次。露地育苗若不分苗,须使苗距达5cm~6cm。
4.4.7壮苗标准
幼苗具5~6片真叶,生长健壮,叶片肥厚,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4.5整地做畦
结合整地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4m3~5m3,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30kg~40kg。整地后做平畦,畦宽1m~1.5m。
4.6定植
4.6.1定植时间
越冬栽培,选晴天定植,保证在缓苗期有一段好天气。春露地栽培,一般在1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