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形形色色的人》第二课时 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docx
《习作:形形色色的人》第二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习作:形形色色的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本节课主要围绕教材中的习作要求展开,内容包括:观察周围的人,选择一个特点鲜明的人进行描写,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特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同时注重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目标包括:提升学生的观察与感知能力,通过观察身边的人,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习惯;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与创造力,让学生能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人物特点;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人物性格,锻炼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会文学艺术的魅力。这些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发展的语文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特点的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观察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观察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以便准确捕捉人物特点。例如,在描写人物时,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言行举止,如“小明在人群中总是笑眯眯的,他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时,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
-描写方法的掌握:教会学生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例如,讲解如何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其性格特点,如“小红心里暗想,这次比赛一定要全力以赴,不能让同学们失望。”
-结构安排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例如,讲解如何通过设置悬念、高潮、结局等手法,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细节描写的精准度:学生在描写人物时,往往难以做到细节描写的精准。例如,有些学生在描写人物的外貌时,可能会用“高、矮、胖、瘦”等模糊的词语,而缺乏具体的细节,如“小明的眼睛特别有神,总是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展现:学生往往容易将人物性格单一化,难以展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例如,讲解如何通过不同的事例展现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如“小华在课堂上是个文静的学生,但在运动场上却是个充满活力的运动健将。”
-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学生在表达人物特点时,可能会出现语言平淡、缺乏生动性的问题。例如,引导学生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如“小丽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总能感染周围的人。”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配备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以便于学生跟随课堂进度进行阅读和写作练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人物描写相关的文学作品片段,以及描绘人物特点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直观展示人物形象。
3.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和白板,以便于展示教学资源和进行互动讨论。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分为小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同时保持教室整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系列人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每个人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人物描写的兴趣。
-回顾旧知:回顾上一课时学习的观察人物的方法,以及如何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来表现人物特点。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如何选择具体事例来展现人物特点,强调事例的典型性和描写细节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教材中的范文,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描绘人物形象,如语言、动作、表情等。
-互动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人物,讨论并列举该人物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事例来展现这些特点。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尝试写作一段描绘人物特点的短文。
-教师指导: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修正描写不当的地方,提供写作建议。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强调学生在写作时应注意的要点,如事例的选择、细节的描写等。
-鼓励学生在日常观察中多注意人物的特点,积累写作素材。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的人物,写一篇描绘该人物特点的作文,要求事例具体,描写细腻。
-提醒学生在写作时,注意运用课堂上学习到的描写手法,以及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性格。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能力提升: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图片和讨论,学会了如何捕捉人物的外貌、神态和行为特征,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人,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2.描写技能增强:学生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中,运用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