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四单元 第22课《地球故事》说课稿1 冀教版.docx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四单元第22课《地球故事》说课稿1冀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冀教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四单元第22课《地球故事》。本节课主要围绕地球的地理信息展开,教学内容包括:
1.地球的地理特征:介绍地球的基本地理信息,如地球的大小、形状、地理位置等。
2.地球仪的使用: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地球仪,包括地球仪的结构、功能及操作方法。
3.世界地理分区:讲解世界地理分区的划分方法,以及各大洲、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等。
4.地理信息系统(GIS):简要介绍GIS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信息素养、地理素养和创新思维三个方面。通过学习地球的地理特征,学生将提升对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的能力,培养信息素养。在地球仪的使用和世界地理分区学习中,学生将增强空间观念和地理空间分析能力,提高地理素养。同时,通过GIS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系统的世界观,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地球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2.世界地理分区的划分及特点。
难点:
1.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
2.地球地理特征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性。
解决办法:
1.地球仪的使用:通过实物展示和现场操作,引导学生亲自操作地球仪,讲解每个部分的功能和正确使用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操作。
2.地理分区特点: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各大洲、国家的地图和图片,以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GIS概念理解:通过案例分析,展示GIS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使学生能够具体感知GIS的作用。
4.地理特征关联性:设计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让学生探讨地理特征如何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应用和理解。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计算机、投影仪、地球仪、多功能教学一体机。
2.课程平台:校园网络教学平台。
3.信息化资源:教学PPT、地理信息系统(GIS)案例资料、世界地图及地理分区图。
4.教学手段:实物展示、现场演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冀教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四单元第22课《地球故事》。首先,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之前学过哪些关于地球的知识?(学生回答)
二、探究地球的地理特征
1.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究地球的地理特征。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22课,阅读第一部分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理解地球的大小、形状和地理位置等基本地理信息。(学生阅读)
2.请一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刚刚阅读的内容。(学生分享)
3.很好,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准确。接下来,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地球的形状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学生思考并回答)
4.总结:地球的形状决定了地球上的纬度、经度划分,这对我们导航、定位等很多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三、学习地球仪的使用
1.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使用地球仪。首先,请同学们观察地球仪,看看它由哪些部分组成。(学生观察)
2.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地球仪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学生介绍)
3.非常详细,谢谢这位同学的介绍。接下来,我会现场演示如何使用地球仪,请大家仔细观察。(教师演示)
4.现在,请同学们分成小组,每组一个地球仪,尝试操作地球仪,并互相交流使用心得。(学生操作并交流)
5.各位同学,你们操作得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6.总结: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正确使用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理信息。
四、讲解世界地理分区
1.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世界地理分区。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2课第二部分内容,了解世界地理分区的划分方法。(学生阅读)
2.现在,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世界地理分区的划分方法。(学生介绍)
3.非常清楚,谢谢这位同学的介绍。接下来,我会展示一些世界地图,请同学们观察并找出各大洲、国家的地理位置。(教师展示地图,学生观察)
4.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分享一下你们对各大洲、国家地理位置和特点的认识。(学生讨论并分享)
5.总结:了解世界地理分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五、GIS基本概念及应用
1.现在,让我们来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2课第三部分内容,了解GIS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学生阅读)
2.请一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刚刚阅读的内容。(学生分享)
3.很好,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准确。接下来,我会展示一些GIS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请大家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