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管理会计课件第四单元 本量利分析.ppt

发布:2017-05-12约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3保利分析 4.3.4实现目标利润的固定成本计算 实现目标利润的固定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目标利润 =边际贡献总额-目标利润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目标利润 =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目标利润 =销售收入×(1-变动成本率)-目标利润 4.3保利分析 【例4-8】承【例4-5】资料,假设预计销售量为20 000件,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目标利润不变。 要求:计算实现目标利润的固定成本。 解:实现目标利润的固定成本 =30 ×20 000-18 ×20 000-60 000 =180 000 (元) 管理会计 第四单元 ——本量利分析 职业能力目标 专业能力 1.能解释本量利分析的概念 2.能理解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3.能写出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 4.能开展保本分析 5.能开展保利分析 职业核心能力: 1.自我学习与管理能力 2. 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 3. 交流沟通与协调能力 4. 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 5. 设计革新与创新能力 4.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 4.1.1本量利分析的概念 本量利分析亦称CVP分析,全称为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它是研究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依存关系的一种技术方法。 本量利分析是在成本按性态分类和变动成本计算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管理会计基本方法。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图示,对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销售单价、利润等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揭示它们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为预测、决策和规划企业经济活动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 4.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 4.1.2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1.成本性态分析假设 2.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 3.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4.变动成本法假设 5.目标利润假设 4.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 4.1.3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 开展本量利分析时主要考虑的相关因素包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和利润,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 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利润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利润 根据边际贡献的相关知识,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可以进一步拓展为: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固定成本=利润 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利润 4.2保本分析 4.2.1保本分析的基本概念 保本是指企业经营正好处于不盈不亏的状态,此时,企业的销售收入正好补偿销售成本,即利润为零。保本分析是对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进行分析。 保本分析的关键是确定保本点。保本点是指企业处于不盈不亏即利润为零时的销售量或销售额。 4.2保本分析 4.2.2单一品种的保本分析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0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即: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量×单价 =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率) 4.2保本分析 【例4-1】兄弟公司2012年只经营A产品,预计单价为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40 000元,预计产销量为40 000件。 要求:计算A的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 解:保本销售量= 240 000÷(20-12)=30 000 保本销售额=30 000 ×20=600 000 4.2保本分析 4.2.3多种产品的保本分析 在企业生产并销售多种产品的情况下,保本点的计算,就不能用实物量表示而只能用金额反映。因为不同产品的实物计量单位不一定相同,即使实物计量单位相同,其实用价值也有差异,在数量上也不能相加。所以,计算多种产品的保本点,只需计算综合保本销售额。 4.2保本分析 1.主要品种法 2.分算法 3.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法 4.边际贡献保本率法 4.2保本分析 1.主要品种法 如果企业生产经营的多种产品有一种是主要产品,它提供的边际贡献在整个企业边际贡献总额中占的比重很大,其他产品的边际贡献比重极小,或为不足轻重的副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简化计算,可把它们视为单一产品,按单一品种的保本点计算方法确定保本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