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管理会计教学课件作者第三版刘继伟管理会计-第四章本量利分析课件.ppt

发布:2016-12-26约3.68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相关因素变动对保利点的影响分析 (二)单位变动成本的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 假设【例4-11】中的其它条件不变,只有单位变动成本有25元降低为20元,则预计可实现利润58 000元,即比原来的目标利润多实现18 000元。或者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降低为: 三、相关因素变动对保利点的影响分析 (三) 单位售价的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 假设【例4-11】中的其它条件不变,单价由原来的50元下降到45元,此时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应为: 三、相关因素变动对保利点的影响分析 (四)所得税税率的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 【例4-11】中的所定的税前目标利润为40000元,折算成税后目标利润则为26 800元(40 000×67%)实现这一税后目标利润的销售量应为: 如果所得税率从33%提高到40%,则实现原定税后目标利润的销售量要达到: 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 一、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利润=销售量×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量= 二、本量利分析假定 (一)成本性态的假定 (二)业务量假定 (三)相关范围的假定 (四)品种的假定 (五)利润的假定 (六)变动模式的假定 一、单一产品的保本点分析 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总额, 保本点的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如果用a表示固定成本;b表示单位变动成本;x表示盈亏临界点的业务量;r表示单位价格。 则, 二、多种产品的保本点分析 (一)主要品种法 (二)分类法 首先分别计算各种产品的利润,然后进行汇总,计算公式如下: 利润=∑[(现有销售额-保本销售额)×该产品边际贡献率] 二、多种产品的保本点分析 (三)加权平均法 具体步骤如下: 1、计算每种产品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 2、计算每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从而得出加权的边际贡献率。 即加权的边际贡献率=∑(每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该种产品的销售额占总销售的比重) 二、多种产品的保本点分析 3、计算综合的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 即综合的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 4、计算每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 即每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综合的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该种产品的销售额比重 5、计算每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 即每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 一、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即安全边际量,也称安全边际额,是指实际或预计销售量(或销售额)超过保本点销售量(或销售额)的差额。 安全边际量(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安全边际量=实际销售量-保本点的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实际销售额一保本点的销售额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 一、安全边际 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可以得出下列两个公式: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利润=安全边际量×单位边际贡献 二、保本点的作业率(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 保本点的作业率,又叫做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是保本点的销售量占企业正常开的销售量的百分比。公式可以写成: 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一、固定成本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例4-5】丰泽公司产销一种产品,单价60元,单位变动成本40元,固定成本总额600 000元。 计算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为: 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 一、固定成本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若其他条件不变固定成本由原来的600 000降低到500 000元。则计算盈亏临界点为: 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 可以看出,固定成本由原来的600000元降低到500000元,使得盈亏临界点有30 000件降低到25 000件,利润增大。 二、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例4-6】在例4-3中,若其他条件不变,单位变动成本由原来的40元降低到35元,则盈亏临界点为: 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 可以看出,单位变动成本由原来的40元降低到35元,使得盈亏临界点从30 000件降低到24 000件,利润增加。 三、销售价格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例4-7】在例4-3中,若其它条件不变,销售价格与原来的60元提高到70元,则计算的盈亏临界点为: 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 可以看出,单价由原来的60元上升到70元,使得盈亏临界点从30000件降低到20000件,从而能增加实现利润的区域。 四、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例4-8】丰泽公司计划期间固定成本总额为13 375元,同时生产三种产品,假定生产的产品全部实现销售,有关资料如表4-2 四、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保本点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