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里的数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自行车里的数学》
宗村小学 朱爱芹
教学内容:教科书P67。
教学目标:巩固比例知识,了解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关系;变速自行车的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变速自行车能变速的原理。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希沃白板5导入课件)(出示课件1)
1.自行车外胎直径71cm,滚动一周,自行车前进多少m? 滚动三周呢?
2.机械有大小两个齿轮,大齿轮30齿,小齿轮15齿.
(1)大齿轮转动30周,小齿轮转动多少周?
(2)小齿轮转动30周,大齿轮转动多少周?
(3)齿轮的齿数与转动的周数成比例吗?成什么比例? (出示课件2)
3、说一说你了解到的有关这两种自行车(普通自行车和变速自行车)的知识。(出示课件3、4、5)
4、自行车里会有数学问题吗?想一想。(出示课件6、7)
二、研究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内在结构的关系
1、提出问题:两种自行车,各蹬一圈。能走多远?引出学生对自行车里的数学的研究。
2、分析问题
(1)学生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方案一:直接测量,但是误差较大。
方案二:根据车轮的周长乘以后车轮转的圈数,来计算蹬一圈车子走的距离。
(2)讨论:前后齿轮的齿数和转数有什么关系?
(通过视频展台展示学生的结论。)
前齿轮转的圈数× 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转的圈数× 后齿轮的齿数 (出示课件8)
3、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数据并求解。
(手机投频动画演示两个齿轮转动关系)
(出示课件9、10、11)
(1)蹬一圈车子走的距离=车轮的周长×(前齿轮的齿数 :后齿轮的齿数)(出示课件12)
(2)分组收集所需要的数据,带入上述模式,求出答案。
4、汇报结果。
各小组展示并解释本组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在比较结果。(出示课件13)
5、练习。(出示课件14、15、16)
三、研究变速自行车能组合出多少种速度?
1、提出问题:变速自行车能组合出多少种速度?(出示课件17)
(1)了解变速自行车的结构。(有2个前齿轮,6个后齿轮。)
(2)根据这个结构,可以组合出多少种速度?(出示课件18)
2、蹬同样的圈数,哪种组合使自行车走得最远?(出示课件19)
四、学以致用
一辆变速自行车有2个前齿轮,分别有46和38个齿,有4个后齿轮,分别有20、16、14、12个齿,车轮直径66cm。小明从家到学校有一段平路和不是很陡的上坡路。平路1000米,上坡800米,小明如何使用变速车比较合理?小明骑车走这段平路至少蹬多少圈?
五、课堂小结自行车里的学问可真大,你还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解决吗?
[自行车里的数学]1、踏板蹬一圈,是不是车轮也走一圈?
2、踏板蹬一圈,所走的路程与什么有关?
3检测
判断:(出示课件20)
(2)一辆自行车的车轮直径是0.7米,前齿轮有48个齿,后齿轮有16个齿,蹬一圈自行车前进多少米?
一辆前齿轮有28个齿,后齿轮有14个齿,蹬一圈自行车前进5米。求自行车的车轮直径。(保留两位小数)
板书设计:
自行车里的数学
前齿轮转的圈数× 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转的圈数× 后齿轮的齿数
蹬一圈车子走的距离=车轮的周长×(前齿轮的齿数 :后齿轮的齿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