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实习》-教学大纲-2024级.docx
《专业实习》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
ProfessionalPractice
课程代码
03P0027
学分
3
总学时
3周
课程类别
集中实践环节
先修课程
电子线路类、计算机语言类、通信类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
必修
适用专业
通信工程
开课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无
一、课程地位与目标
(一)课程地位
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集中实践课程,是学生学完电子技术类、计算机语言类、通信类等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次综合专业实践。通过专业实习,使学生对前期所学的知识及其应用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对本专业的实际工程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通过专业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运行要素,了解行业现状,理解工程师的职业性质与责任以及基本职业道德的含义及其影响;通过专业实习,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表达以及撰写技术文档的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
课程目标
该课程应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ILO,IntendedLearningOutcomes)如下:
ILO-1: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精神,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工程规范,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ILO-2:能够客观分析和评价通信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ILO-3:理解实际工程问题的复杂性,提高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团队中自觉承担个人角色并协作完成工作任务。
4、ILO-4:了解信息通信相关行业的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就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从专业角度和通俗的角度解释专业问题。
5、ILO-5:了解企业运行模式和行业现状,理解工程项目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的重要性。
思政目标
通过专业实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专业实习,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不畏困难、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如下: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通信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本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指标点6-2:能够客观分析和评价通信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毕业要求指标点8-3:了解通信工程师的职业性质,理解通信工程实践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毕业要求指标点9-1:能够理解个人与团队的关系,理解团队合作的意义。能够在多学科团队中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有效地、包容性地沟通与合作。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就通信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指标点10-2:了解信息通信相关行业的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就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沟通和交流,能从专业的角度和通俗的角度解释专业问题和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毕业要求指标点11-1: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了解通信工程项目及产品全周期、
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
表1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6-2
(支撑强度:M)
毕业要求8-3
(支撑强度:H)
毕业要求9-1
(支撑强度:M)
毕业要求10-2
(支撑强度:M)
毕业要求11-1
(支撑强度:M)
ILO-1
/
1.0
/
/
/
ILO-2
1.0
/
/
/
/
ILO-3
/
/
1.0
/
/
ILO-4
/
/
/
1.0
/
ILO-5
/
/
/
/
1.0
三、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
表2课程目标达成途径与方法
课程目标
达成途径与方法
ILO-1,ILO-2
实习动员、企业讲座、实习态度、实习表现
ILO-3
任务分工、实习过程
ILO-4
沟通交流、陈述表达、实习过程
ILO-5
企业经营管理类讲座或案例
四、实习内容与基本要求
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