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P51页).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章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自由贸易政策的演变 一、19世纪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 第二节 保护贸易政策的演变 二、保护幼稚工业的贸易政策 (一)保护幼稚工业贸易政策的实践 (二)保护幼稚工业政策的理论基础 1.对古典自由贸易论理论的批评 2.保护的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是国家兴衰的关键;必须实行保护贸易 政策,促进生产力的加速发展;“精神资本”是 生产力不可忽视的因素。 4.保护对象与时间的选择 (三)评价 (1)推动了德国工业经济的发展 (2)对发展中国家制定外贸政策有积极影响 (3)不同国家经济发展具有特殊性的观点具有积 极意义 (4)生产力论包含非物质因素的观点是一大创新 (5)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标准太片面 (6)过分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三、超保护贸易政策 19世纪末—二战期间 (一)原因 (二)政策特点 (三)理论基础—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论 1. 生平: 2. 理论的基本观点 (1)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 (2)强调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性 第一,经济危机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引的。 第二,有效需求不足是由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造成的。 第三,只有国家干预经济才能解决有效需求 不足。 第四,政府实行超保护贸易政策,争取外贸 顺差。 (4)外贸乘数论 假定: △X为出口增加额, △M为进口增额; 据投资乘数公式则有: △Y=【 △I+( △X—△M)】· K 当 △I一定时,外贸顺差( △X—△M)也 能对国民收入的增加起到倍数作用。 3. 评 价 四、新贸易保护政策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 (三)新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基础 1.战略性贸易政策 没有补贴的理论模型 政府对空客予以补贴的模型 (1)战略贸易政策的理论构成 (2)战略产业的选择 (3)评价 2. 国内市场扭曲矫正论 3. 维持国内高水平工资论 4.维护公平竞争论 5. 改善国际收支论 6. 保护国家安全论 第三节 当代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 第四节 当代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 一、进口替代型 二、出口导向型 空客公司 生产 不生产 生产 不生产 波音公司 20万 -5 0 100 125 0 0 0 A B C D 利润转移理论 外部经济理论 高附加值产业、高科技产业 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的汽车产业;美国的 农业、国防工业;法国的航空业、电信业 第一,论证了一国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可以通过 贸易干预提高竞争力。 第二,对于通过贸易干预改善扭曲的竞争环境, 使市场运行处于次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三,博弈论的运用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方法的 新突破。 第四,政府干预实施条件严格。 第五,容易遭受报复。 第六,背弃自由贸易传统,恶化了贸易环境。 第七,定量分析不足。 一、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一)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管理 1.总统 贸易政策制定 的核心地位 2.商务部 美国对外贸易 的主管部门 3.国际贸易委员会( ITC) 对外贸易保护职 能的独立机构 (二)美国当代对外贸易政策的特点 “互惠公平” 支持战略产业发展 建立区域性贸易集团 基本原则 重要目标 重要任务 以贸易谋求政治利益 法律条文的含糊性 “单边主义”政策趋向强硬 战略方针 重要手段 二、欧盟的对外贸易政策 (一)欧盟对外贸易政策的形成机制 欧盟以立法形式 制定贸易政策 立法机构 理事会 委员会 欧洲议会 欧洲法院 (二)欧盟的进口贸易政策 1.欧盟共同关税政策 (1)差额进口税 (2)欧盟的普惠制 进口税 2.欧盟的非关税壁垒 广泛实施技术壁垒 保障措施 反倾销与反补贴 三、日本的对外贸易政策 (一)日本对外贸易政策形成与管理的机制 1.对外贸易政策制定与管理机构 通产省是日本的 外贸主管机构 2.外贸法律体系 《外汇与外贸管理法》 《进出口交易法》 《进口贸易管理令》 (二)日本对外贸易政策的特点 1.确立“贸易立国”的战略方针 2.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 3.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对接战略 4.渐进式的贸易自由化政策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基本上可以归为进口替代型、出口导向 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 *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一)废除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律 (二)减少应税商品数目,降低关税税率 《谷物法》的废除 (三)取消贸易垄断,下放贸易经营权 (四)建立多边优惠贸易关系 1860年《科伯登》条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