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初探 .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初探(论文)
胜天中心校 胡德芬
丰富的课外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各种阅读活动对情感的陶冶、意志的培养,性格的塑造都是对儿童人格的完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书本知识永远无法满足人们工作的需要,人们必须从瞬息万变的信息中去收集、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如果没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无法做到的。
人的阅读活动总遵循着相对的系列性,那就是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句到段,从段到篇,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的不断上升,永无止境。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活动处在这个系列的最底层,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在孩子语文素养的形成中起着奠基的重要作用,如果在启蒙时期就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具备了较强的占有信息的能力,对他的终生学习,无疑意义深刻、影响深远。
由于小学生受自身心理特点的制约,个性倾向还不够稳定,他们模仿性强而欠持久,兴趣易发生而很少专注,好动情感而缺乏意志,易于感知而难于抽象,他们没有掌握读书方法,形成读书习惯,即使上了高年级,具备了方法和习惯,也带有易变性。
现在,太多的视听媒体代替了孩子的阅读,孩子们的阅读时间被大量的视听媒体占去,阅读量也随之减少。虽然视听媒体对丰富孩子的日常生活、开阔视野、学习知识有着不容置疑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些并不可取代阅读的作用。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所有的人物和情节都必须经过孩子的丰富想象才会变得生动、具体起来。所以,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创造的过程。不少家长把孩子的课外阅读活动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把课外阅读等同于看闲书、认为课外阅读和学习无关,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就不可能有大量的阅读。而大量阅读和阅读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孩子的阅读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同时,许多家长让孩子在学龄前读书是为了认字,上学之后,孩子只能看和学习直接相关的书,家长很少鼓励孩子自主阅读、自由阅读,即使让孩子看书,多半也是课业辅导书,从而使得小学生的阅读面太窄。由于受媒体影响,多数低年级学生喜欢的课外书均为《奥特曼》、《火影忍者》等情节刺激的漫画作品,许多经典的儿童读物却很少有人问津,大部分孩子对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经典名著都一无所知。
从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情况来看,年级越低,课外阅读的量越小,参与课外阅读的人也越少。喜欢阅读的学生大部分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小部分是某一两方面很突出但成绩一般的学生,后进生中喜欢阅读的少之又少。多数学生阅读方法欠缺,阅读习惯差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即便是读漫画书,多数孩子也不能完整地读完,有的干脆不看文字,只走马观花地翻一遍图画就了事。个别孩子甚至不爱惜图书,随意折叠,涂画。
作家肖复兴说:“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对孩子课外阅读的指导也责无旁贷。在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关注下面两个问题:
第一、关注小学生阅读动机的生成。如果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形式与学生的心理需求有相似性,就能使学生产生共鸣,激发起阅读的动机。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各不相同,其阅读的兴趣、理解的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必须创造条件以满足各个学生不同的阅读需要。
第二、关注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成就感的生成。实践证明,当一个人的行为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同时又得到他人肯定时,他的人格就能正常发展。同样,在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适时组织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通过课外阅读所获得的新信息,并给予其积极的评价,学生就能从中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快感,生成成就感,从而激发自己再去广泛阅读,使自己的认知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如此往复,学生便在自我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构建起了自己的认知体系。
为此,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必须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增强阅读的愉悦感。兴趣是阅读的内驱动力,有了这个动力,学生就会挤时间读,有滋有味地读,从中汲取知识,汲取有益于人生的养料。相反,如果学生无阅读兴趣,不认真阅读,再好的佳作精品也不能发挥作用。因此,教师要在点燃学生阅读热情上下功夫。阅读能力的养成首先是建立在热爱阅读的前提之上的,兴趣永远是第一位的。
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故事激趣(即通过讲孩子感兴趣的故事激起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介绍读物梗概激发阅读欲望等。对低年级的学生,较为有效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演一演。通过综合实践课或阅读课,让学生表演课外书中精彩的故事,教师进行正面的评价,积极的引导,激发起广大同学阅读的热情。
画一画。让学生动手把自己读到的精彩故事描画下来再与同学交流,既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又锻炼了思维。
读一读。让学生诵读优美的故事、韵文,感受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