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课时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过滤、蒸发及so42-的检验.doc

发布:2017-04-28约2.6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课时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过滤、蒸发及SO42-的检验 一、过滤与蒸发w。w-w*ks%5¥u 【复习回顾】w。w-w*ks%5¥u 1.过滤——适于固液混合物的分离 (1)主要仪器:    、烧杯、    、铁架台、滤纸等。 (2)简易装置图   (3)在进行过滤操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过滤时,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    ,使滤纸紧贴      。滤纸边缘应略   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  滤纸的边缘。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尖嘴应与    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的    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     相接触。以上就是平常所说的“一贴”“二低”“三靠”。 2.蒸发蒸发——适于分离溶于溶剂中的溶质中国教考资源网中国教考资源网 (1)主要仪器:    、     、酒精灯、玻璃棒。 图 (3)在进行蒸发操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在加热蒸发过程中,应用      不断搅拌,防止由于              造成液滴飞溅; b.加热到蒸发皿中剩余        时(出现较多晶体)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c.热的蒸发皿应用      取下,不能直接放在   上,以免烫坏实验台或遇上    引起蒸发皿破裂。如果确要立即放在实验台上,则要垫在     上。 【实验探究】 步骤现象①溶解: 称取约4 g粗盐加到约12 g水中,用       搅拌,直至         为止。固体食盐逐渐    ,食盐水略呈    。①溶解: 称取约4 g粗盐加到约12 g水中,用       搅拌,直至         为止。固体食盐逐渐    ,食盐水略呈    。②过滤: 将烧杯中的液体沿    倒入    中,若烧杯中的溶液,再    一次不溶物留在     ,液体沿    流入另一烧杯中③蒸发: 将滤液倒入    中,用加热同时用   ,待出现较多   时停止加热。水分蒸发逐渐析出      【思考讨论】 1.粗盐水过滤后,滤液仍浑浊,请分析可能的原因?下一步如何操作? 2.整个过滤蒸发过程中,几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二、SO42-的检验 1.试剂:      、     溶液 2.现象:          。 3.化学方程式:                      4.问题探讨: (1)在试样中是否含有某种物质时,每次应取少量进行检验,而不能将检测试剂一次全部加入到待检测的试样溶液中,为什么? (2)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两个不同的方案检验某试液中是否含有SO42-,评价下列两个方案是否严密?并说明理由。 甲:试液 加BaCl2 白色沉淀 稀盐酸 白色沉淀不溶解 结论:试液中有SO42-。 乙:试液 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BaCl2 白色沉淀 结论:试液中有SO42-。 5.结论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取少量溶液试样,先滴加几滴 ,再加几滴 ,若看到有说明有硫酸根离子。加盐酸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排除 的干扰;二是排除 的干扰。 三、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 1.粗盐的成分:主要为NaCl、并有CaCl2、MgCl2以及Na2SO4等。 2.除杂试剂及反应原理。 加入试剂杂质化学方程式NaOH 溶液  BaCl2 溶液 Na2CO3 溶液盐酸3.问题讨论 (1)除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能否改用硝酸钡溶液?除MgCl2时能否用KOH?除CaCl2时能否用K2CO3溶液? (2)为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所加试剂应是过量的,过量的氯化钡是怎样除去的? (3)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又是怎样除去的?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4)过滤操作是在哪一个环节进行? 4.结论: 根据溶解性表,除去SO42-一般用 ,使之生成沉淀而除去,根据食盐的成分,应选择作 试剂;除去Mg2+一般选择 ,使之生成 沉淀而除去,根据除杂而又不引入新杂质的原则,应选用 除Mg2+;除Ca2+应用 作除杂剂,使之生成 沉淀而除去,根据除杂原则应用 。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所加入的试剂往往是过量的,而过量的试剂又引入了新的杂质离子,这就要求除杂剂在除去杂质离子的同时,又要除去新引入的杂质离子,故试剂的加入具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在本次实验中,加入除杂剂的顺序应满足在之前,操作应放在加之前的条件。滴加试剂的顺序可以是.(1)                      ; (2)                   ; (3)               。 【随堂巩固练习】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