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年级下册语文《金色的鱼钩》人教版.docx

发布:2021-10-12约4.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五年级下册语文《金色的鱼钩》人教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城阳乡韩寨小学 董婷婷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为了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教育,二是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学情分析: 1、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英雄?我发现学生对于英雄的认识仅局限于只有做出惊天动地业绩的人才是英雄的层面。针对学生思想上的缺憾,我想在《金色的鱼钩》这一课的教学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对英雄的含义能有更深、更广的理解。 2、本篇文章发生的年代离学生的生活年代有一定的距离,老班长的所作所为对于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学生来说可能无法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设置了特定的问题情境,以指导学生朗读为主,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熏陶,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 教学设想: 1、本篇课文内容较长,教学中不能面面俱到,这样内容显得零乱,使学生抓不住课文的重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障碍。基于这样的考虑,我采取抓重点字、找重点句的方法指导他们理解课文内容,以点带面逐步扩展到对全文的理解,同时指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把自己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既有个性的张扬又有多元化的比较和理解。 2、同时我设置了一条主线贯穿于全文:接受任务――遇到困难――解决困难(做 鱼钩)――发现秘密――永远离去,以老班长的角度展示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沿着这条线逐步挖掘到文章的主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找出文中的几种描写方法。 (2)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感情变化的语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含的意义。 (2)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鱼钩与老班长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涵的深刻意义。 教学策略: (一)教法:根据《大纲》提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因此我根据教材特点,选择恰当的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从整体入手,弄清课文讲了什么? 初读课文时让学生借助“阅读提示”独立阅读课文,然后围绕中心突破难点,让学生在具体环境和事例中自悟自得。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采用以读代讲法: 把握住学生的情感脉络,指导学生深入细致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并相机引导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交流: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片段,以此为主线,品析全文。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有感情的朗读,使老班长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高大起来。 (二)学法: 1、边读边画边想,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增强其创造思维能力。 2、抓住重点词句品味,体会思想感情,受到思想教育。 3、采取多种多样的“读”,培养朗读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课文 (大屏幕出示一段文字:他快40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1、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文字,说一说这属于哪种描写方法? 2、你知道这描写的是谁吗? 3、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班长”。他是一位普通的红军战士,他也是1位英雄,他曾经挽救了3位年轻战士的生命。今天就让我们去认识一下这位老班长。(板书课题:金色的鱼钩。) 4、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1)老班长与金色的鱼钩有什么关系?(2)为什么说是金色的鱼钩呢? 【评析:开篇设计老班长外貌描写的语句既回顾了以往学过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