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docx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
1好山好水好地方
2富饶的地方
3我们生活的地方变了样第二单元爱护我们的家园
4我喜欢美好的环境
5节约水和电
6爱惜每一张纸
第三单元我进步,我快乐
7我比以前做得好
8向别人学习
9和诚实交朋友
10每天进步一点点
第四单元火热的夏天
11夏天到了
12清凉一夏
13开开心心过暑假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
单元目标
◆情感与态度
了解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致,知道家乡的名胜古迹及当地富饶的物产,初步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感受家乡的变化,形成建设家乡的意识。
◆行为与习惯
培养与人合作的习惯,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及分工合作。
◆知识与技能
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调查、了解自己生活地方的名胜古迹、丰富物产的相关资料,学会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做记录,形成一定的技能。尝试制作简单的家乡小吃,形成初步的劳动技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家乡的调查、家乡物产的再创造等活动,培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锻炼与人交往、交流及合作的能力。初步掌握搜集材料、整理材料与表达的方法。
◆设计思路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从各方面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本单元并没有直接出现“家乡”一词,而是用“我们生活的地方”作为单元的主题。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儿童的认知规律,本单元安排了“好山好水好地方”“富饶的地方”“我们生活的地方变了样”三个主题。
从家乡的自然风光到人文景观,再到名胜古迹,展现了家乡的各种面貌;从家乡的特产到特色小吃,展现了家乡丰富的物产;从眼里看到的家乡变化到展望家乡的未来,展现了人们生活的变化。达些内容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他们会从这些浅显的、熟悉的场景中了解并认识自己的家乡,形成对家乡的热爱。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不必强调“家乡”的概念,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人手,了解家乡,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本单元主要落实课程标准中如下几个内容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1.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2.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3.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课时安排
单元建议总课时:7课时
第1个主题:3课时第2个主题:2课时第3个主题:2课时
1好山好水好地方
主题目标
1.感受自己生活的地方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感受家乡的美景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3.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以及它们的故事。教科书分析
本主题由“我们这里很美”“留住精彩”“风光名胜故事多”三个主题,六个页面组成。每一个主题活动两个页面。
在“我们这里很美”的两个页面中,选取了农村和城市各种不同的自然风光,体现了家乡的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调查自己生活的地方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在展示、讨论的过程中感受家乡的美。
“留住精彩”以照片和孩子们生活的画面做背景,同样涉及了农村和城市两个场景,这些照片既体现了家乡的人文景观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又体现了儿童的快乐,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围绕这一点展开,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风光名胜故事多”这两个页面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呈现方式。第一个页面告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家乡各种不同的事物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从多种渠道多种角度去调查。第二个页面以黄鹤楼为例,示范家乡名胜古迹故事的学习。黄鹤楼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在全国影响很大,还有很多优美的传说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黄鹤楼的气魄,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教师在教学时,也可根据当地的情况选取一个例子重点讲,然后让学生进行拓展。
【一、我们这里很美】
◆活动准备
师生课前共同调查自己生活的地方有哪些美丽的自然风光,并搜集自己生活的地方的自然风光的照片或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教师出示几张家乡自然风光的照片,请学生欣赏照片上的景色。
照片中拍摄的是我们生活的地方。瞧,这里有山、有水,多美呀!你的感受和我一样吗?也请你把搜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
2.学生分组,在小组内展示家乡自然风光的照片,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准备得比较典型的照片、图片。
3.指名几位学生上台展示、介绍自己搜集的照片。
教师就如何介绍,给学生提一些建议。如:你这张照片是在哪里照的?照片上都有谁啊?你那天都玩了些什么?你高兴吗?
(师生、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评价。)
4.小结要点:我们生活的地方有许多美丽的自然风光。
◆活动要求
教师在指导学生搜集照片时,一定要注意学生选择的是不是本地的风景,能否发现与说出照片中家乡的特点,介绍中是否表达出对家乡美景的欣赏与喜爱。
◆活动拓展
分组将搜集到的美景照片或图片进行汇总,以“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