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教版(2020)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7课《巧设形状调版块》说课稿及反思.docx
闽教版(2020)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7课《巧设形状调版块》说课稿及反思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闽教版(2020)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7课《巧设形状调版块》
2.教学年级和班级:四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学生将通过学习如何巧设形状调整版块,提升对图形处理软件的操作技能,增强问题解决能力。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意识,促进其信息意识的形成。此外,通过协作学习,学生将学会与他人沟通和合作,提高信息技术与生活实践的结合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并掌握形状调整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拖动、旋转、缩放等基本操作。
②能够根据设计需求,灵活运用形状调整功能,制作出具有创意和美观度的版块设计。
③学会运用形状调整工具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如布局优化、元素位置调整等。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形状与版块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版块的整体风格选择合适的形状进行设计。
②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形状调整操作,同时保证版块的整体协调性。
③对于初学者而言,理解并记忆形状调整工具的各种功能及其操作步骤可能存在困难。
④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平衡创意与实用,使版块既美观又符合实际使用需求。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电脑、投影仪、学生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
-课程平台: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形状调整工具相关教学视频、操作指南文档
-教学手段:PPT演示、现场操作演示、小组讨论、实践练习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展示一些具有创意的版块设计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是如何通过形状调整来实现的,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学生在前几节课中学到的图形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如选区、填充、线条绘制等,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做好铺垫。
2.新课呈现(约15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形状调整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拖动、旋转、缩放等基本操作,以及如何通过组合、拆分、翻转等操作实现形状的变换。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具体的版块设计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形状调整在版块设计中的应用,如制作标题栏、导航栏等。
-互动探究:引导学生讨论形状调整在版块设计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形状进行设计。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台电脑,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设计一个简单的版块,并运用形状调整工具进行美化。
-教师指导: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巡回指导,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练习。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形状调整在版块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形状调整工具提高设计效果。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形状调整的更多可能性,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具有个人特色的版块,要求运用多种形状调整技巧,并在下节课展示自己的作品。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完成的时间和质量,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教学过程详细安排如下:
(一)导入
1.展示创意版块设计作品,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吗?”
2.引导学生回顾图形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如选区、填充、线条绘制等。
(二)新课呈现
1.讲解形状调整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拖动、旋转、缩放等基本操作。
2.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形状调整在版块设计中的应用,如制作标题栏、导航栏等。
3.引导学生讨论形状调整在版块设计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形状进行设计。
(三)巩固练习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台电脑,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设计一个简单的版块。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四)课堂总结
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形状调整在版块设计中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形状调整的更多可能性。
(五)作业布置
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具有个人特色的版块,要求运用多种形状调整技巧。
2.提醒学生注意作业完成的时间和质量,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图形处理软件的进阶功能介绍,如遮罩、图层、滤镜等,这些功能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索图形设计的可能性。
-版块设计的创意案例库,包括网站设计、海报设计、电子杂志等不同领域的优秀作品,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形状设计的基础理论,如比例、对称、平衡等设计原则,帮助学生理解形状在视觉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关的软件教学视频,如Photoshop、Illustrator等图形处理软件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