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6T 764-2019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防治技术规程 .docx

发布:2025-03-21约2.8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01B16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764—2019代替DB36/T764-2013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防治技术规程

Thetechniquesstandardsofcruciferclubrootcontrol

2019-12-27发布2020-06-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6/T764—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6/T764-2013《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防治技术规程》,与DB36/T764-2013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NY/T496规范性引用文件,“芸薹根肿菌”、“生理小种”、“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术语与定义和“生物防治”这一技术措施。

——简化农药使用原则,完善农业防治部分内容;

——删除了“农药毒性”术语与定义、GB4285规范性引用文件及化学防治措施中化学药剂成份的描述。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瑞荣、黄蓉、胡建坤、华菊玲、黄国栋、何月秋、刘甫祥、廖泰珍、李少伟。本标准历次发布版本:DB36/T764-2013。

1

DB36/T764—2019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防治的术语定义、防治原则和防治技术措施。本标准适用于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6715.2瓜菜作物种子第2部分:白菜类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brassicaeworonin引起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病原物。

3.2

生理小种race

同种病原物的不同群体在形态上无差异,但在生理生化特性、培养性状、致病性等方面存在差异。3.3

农业防治culturalcontrol

利用和改进耕作栽培技术,控制农业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使其免遭生物及非生物危害的方法。3.4

物理防治physicalcontrol

利用简单工具和各种物理因素防治病虫害的措施。3.5

生物防治biologicalcontrol

2

DB36/T764—2019

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3.6

化学防治chemicalcontrol

应用化学农药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

4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种植抗(耐)病品种为基础,优化种植结构,协调应用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技术,创造有利于十字花科蔬菜生长而不利于芸薹根肿菌侵染、传播的环境条件,控害减灾,把损失降到经济阈值允许范围之内。

5农药使用原则

农药的使用按GB/T8321规定执行,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根据防治指标,适期用药,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准确掌握用药剂量和施药次数,选择适宜药械和施药方法,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注意农药轮换使用。

6防治技术措施

6.1农业防治

6.1.1选择抗(耐)病品种

选用国家或省种子管理机构审(认)定、符合种子质量标准、适合当地种植条件的种子,在根肿病区因地制宜种植十字花科蔬菜抗(耐)病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2中规定的常规良种标准、杂交种二级的要求。

6.1.2优化品种布局

芸薹根肿菌9号生理小种在江西省广泛分布,为优势小种,对白菜类蔬菜有较强致病力,对甘蓝类蔬菜致病力较弱;芸薹根肿菌4号生理小种目前为赣东北区域性小种,可使多数十字花科蔬菜致病。因此,根肿病区可依据病菌生理小种组成选择种植适合本地区的十字花科蔬菜品种。

6.1.3合理轮作

与非十字花科旱作物轮作,年限5年以上。不宜水旱轮作。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

6.1.4健身栽培

选用无病苗床,杜绝种子带菌,培育无病苗;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及病株残体。加强田间肥水管理,高畦栽培,沟灌沟排,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微肥。参照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江西省耕地多为酸性土壤,可结合整地施用消石灰或草木灰,增施农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