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ocx
1
DB5301/T70—2022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以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霜霉病、黑斑病、白锈病、黑腐病、软腐病为主的病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包括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防控措施、防控档案及记录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综合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根肿病PlasmodiophorabrassicaeWoronin
由根肿菌门根肿菌纲根肿菌目根肿菌属(Plasmodiophora)芸苔根肿菌侵染引起的一种土壤传播病害。症状及发生特点参见附录A.1。
3.2
霜霉病Peronosporaparasitica(Pers.)Fr.
由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霜霉属(Peronospora)寄生霜霉侵染引起的一种卵菌病害。症状及发生特点参见附录A.2。
3.3
黑斑病Alternariabrassica(Berk.)Sacc.
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链格孢属(Alternaria)芸苔链格孢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症状及发生特点参见附录A.3。
3.4
白锈病Albugocandida(Pers.)O.kuntze
由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白锈菌属(Albugo)白锈菌侵染引起的一种卵菌病害。症状及发生特点参见附录A.4。
3.5
黑腐病Xanthomonascampestrispv.campestris(Pammel)Dowson
由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黄单胞菌目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侵染引起的一
2
DB5301/T70—2022
种细菌病害。症状及发生特点参见附录A.5。3.6
软腐病Erwinia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Jones)Bergeyetal.
由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肠杆菌目欧文氏杆菌属(Erwinia)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细菌病害。症状及发生特点参见附录A.6。
4防控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措施,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5防控措施
5.1农业防治
5.1.1种植抗(耐)病品种
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抗(耐)根肿病的品种,根肿病发生区避免种植感病品种。部分抗(耐)根肿病的品种参见附录B。
5.1.2合理轮作
与葱、蒜、莴笋等非十字花科作物实行轮作,常年十字花科蔬菜种植区1年内种植十字花科蔬菜宜1茬。有条件的地方可推行水旱轮作模式。
5.1.3调整播栽期
春季播种宜在5月前完成,秋季播期适当推后,错开7月~9月的根肿病、黑斑病、霜霉病、软腐病高发期。大棚种植区避开夏季种植。
5.1.4育苗移栽
根肿病发生区宜采用育苗移栽方式栽培,用无菌土(基质)作为苗床用土。
5.1.5病残体和病穴处理
田间一旦发现根肿病病株和软腐病病株,及时连根拔起,集中用石灰水处理病株和病穴;适时清除霜霉病、黑斑病、白锈病等病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处理;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不得随意扔在田间、沟渠中。
5.1.6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增施草木灰、腐熟农家肥、复合有机肥等,避免偏施氮肥。
5.2物理防控
5.2.1高温闷棚
3
DB5301/T70—2022
夏季蔬菜收获后,清除棚内植株、根及杂草,整地并施入有机肥,足水浇灌,田间最大持水量≥60%,用塑料薄膜覆盖,同时密闭大棚20d~30d。闷棚结束后及时翻耕土壤,晾晒10d~15d再种植。
5.2.2温汤浸种
上海青、大白菜种子可用50℃~55℃温水浸种10min~20min,冷却晾干后播种。
5.3生物防控和生态调控
5.3.1生物防控
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寡雄腐霉、哈茨木霉等生物菌剂,改变土壤微生态平衡,防控根肿病;选用抗生素类杀菌剂防治黑斑病、软腐病等病害。生物药剂使用量按照登记推荐剂量使用。推荐生物药剂种类参见附录C。
5.3.25.3.2生态调控
土壤增施腐熟农家肥、碱性肥料、调理剂等进行土壤改良。根肿病发生田块还可塘施适量石灰、石灰氮等,降低土壤酸度,减轻根肿病的发生危害。
5.4化学防治
5.4.1药剂使用原则
执行GB/T8321.10和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