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_T1083-2022_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防控技术规程_云南省.docx
ICS65.020.20
CCSB16
53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1083—2022
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防控技术规程
2022-05-20发布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T1083—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DB53/T1083《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防控技术规程》与GB/T23392《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测报技术
规范》、DB53/T674《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防治技术规程》共同构成支撑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防控的
标准体系。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尹艳琼、谌爱东、赵雪晴、李向永、陈福寿、张红梅、刘树芳、王燕、刘莹、
王树明、沐卫东、刘奎、郑丽萍、杨毅娟、杨子林、张启国、李顺光、艾瑛、朱建良、冯鹏飞、张茜、
王敏、李秋阳、赵秀兰、舒兴香。
I
DB53/T1083—2022
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小菜蛾防控的术语和定义、虫情调查、防控指标、防控时期及防控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小菜蛾的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2360
十字花科小菜蛾抗药性监测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昆虫纲(Insecta)鳞翅目(Lepidoptera)菜蛾科(Plutellidae)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innaeus各个
十字花科蔬菜cruciferousvegetable
属十字花科Brassicaceae的蔬菜,如:大白菜、甘蓝、花椰菜、青菜、萝卜、菜心、羽衣甘蓝、芥
4
全年定点、定时连续调查,每7d调查1次。
?
出苗或移栽定植后开始,收获后止,采用5点取样法。苗期每点固定10株,共50株。成株期每点固
定5株,共25株。调查时每株由外至内,正反面翻查,记录调查株的卵、幼虫、蛹,将调查结果记入附
录A表A.1。
1
DB53/T1083—2022
在幼虫调查区,每亩放置3个诱蛾器,诱蛾器是白色粘胶板+诱芯,诱蛾器离作物顶端10?cm~20cm,
根据性诱剂使用地块的主要风向,将诱捕器设置于偏向上风口,两个诱蛾器间相距50?m,三角形或随机
排列,每?7d收集一次,并计数成虫量,全年监测,每月更换?1次诱芯,将调查结果记入附录A表A.2。
4.2大田普查
4.2.1调查时间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生长季节,小菜蛾成虫高峰期后5?d,开始普查。
4.2.2调查方法
选择5个以上十字花科蔬菜种植面积较大区域,每区调查2块田,每块田采取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
田调查5点,每点5株,共25株,调查卵、幼虫、蛹及有虫株数,折算百株卵、幼虫、蛹量和虫株率,调
查结果记入附录A表A3。
5防控指标
5.1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发生程度分级指标见表1。
表1小菜蛾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百株虫头数
1?级(轻发生)2?级(偏轻发生)3?级(中等发生)4?级(偏重发生)5?级(大规模发生)
N>500
根据田间虫情调查结果,结合发生程度分级指标制定防控措施:
b)2?级(偏轻发生),苗期、结球始期和菜心叶6叶~9叶期,应采取化学防治,其余生育期通过
诱杀、天敌和生物农药等措施防控;
6
6.1幼虫
滇中5月~7月和8月~10月,滇西3月~?6月,滇西南3月~4月,以及滇东北4月~6月。甘蓝、大白
2
DB53/T1083—2022
滇中2月~11月,春、夏、秋季应加强防控;滇西2月~5月,春季应加强防控;滇西南2月~5月,
春季应加强防控;滇东北4月~7月,夏季应加强防控。
7防控技术
7.1农业防控
7.1.1培育无虫苗
采用防虫网于苗期覆盖育苗,防虫网孔径40目~60目。
7.1.2清洁田园
收获后清理残株落叶,并集中处理。
7.1.3废弃物发酵
建沤肥池,长、宽、高分别为2?m、2?m、1.5?m,将蔬菜废弃物、杂草、粪尿等倒入池内,每池投入
厌氧菌种2.5?kg、尿素15?kg,薄膜覆盖沤制,30?d后还田。
7.1.4轮作、间作
7.1.4.1
结合菜区种植模式,适时进行轮作、间作。
7.1.4.2稻、烟与十字花科蔬菜轮作,玉米与十字花科蔬菜轮作,茄、果与十字花科蔬菜轮作或豆与
7.1.4.3葱蒜与十字花科蔬菜间(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