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十字花科蔬菜品种抗根肿病鉴定技术规范.docx
ICSFORMTEXT
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FORMTEXT
DBFORMTEXT
FORMTEXT地方标准
DBFORMTEXTXX/FORMTEXTXXXXX—FORMTEXTXXXX
FORMTEXT
FORMTEXT十字花科蔬菜品种抗根肿病鉴定技术规范
FORMTEXTTheTechniqueStandardsofEvaluatetheClubrootResistanceofCruciferaeVegetable
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FORMDROPDOWN
FORMTEXT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发布
DBXX/XXXXX—XXXX
PAGE2
目??次
TOC\h\z\t前言、引言标题,1,参考文献、索引标题,1,章标题,1,参考文献,1,附录标识,1前言 II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鉴定方法 1
4病情调查 2
5抗病性评价 2
附录A(资料性附录)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症状与发生规律 4
附录B(规范性附录)根肿病接种体制备、蔬菜根肿病严重度分级标准、病情指数计算方法 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代替DB36/T765-2013《十字花科蔬菜品种抗根肿病鉴定技术规范》,与DB36/T765-2013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自然病圃”术语与定义;
完善了田间自然病圃鉴定和室内人工接种部分内容;
删除了“自然诱发”术语与定义。
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安市农业农村局、南昌县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蓉、胡建坤、黄瑞荣、何月秋、郭丽虹、黄国东、何鹏飞、何鹏搏、陈开、刘方义。
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6/T765-2013。
十字花科蔬菜品种抗根肿病鉴定技术规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十字花科蔬菜品种抗根肿病鉴定方法及其抗病性评价标准。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十字花科蔬菜品种对根肿病抗性的室内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病圃鉴定及评价。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自然病圃naturaldiseasenurseries
在适宜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下,依靠自然存在的病原可在感病品种上诱发病害的植物种植园地。
人工接种artificialinoculation
釆用人工方法将病原物直接或间接接种到寄主植物的种子或根部,使其发病,并依据相关的抗性评价标准,来区分品种的抗病性。
对照品种controlvariety
为了保证抗性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年度间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差异,选择抗性水平较低且发病较稳定的感病品种作为抗性鉴定试验的对照品种。
鉴定方法
田间自然病圃鉴定
自然病圃设置
在十字花科根肿病常发区,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肥力均匀、排灌方便、土壤pH值<6.5的根肿病连年发生的田块。
整地、播种与间苗
釆用人工或化学除草方法清除田间杂草。施足基肥,腐熟农家肥1000kg/667m2?1500kg/667m2,复合肥40kg/667m2,机耕翻地,辅助人工精细整地。开沟做畦(垄),畦宽1.4m,畦沟底宽0.40m,沟深0.25m。
播种时间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5月中下旬/8月下旬?10月上旬,以8月下旬?10月上旬播种鉴定时机最好。
分小区,按畦播种,随机区组排列。设置对照品种处理小区。各品种设置小区不得低于3个,每小区播2行,每行播10穴,每穴播3粒?5粒种子,按畦面的宽度方向条播。播种后在畦面上撒1cm厚的田间病土盖种。菜苗长出1片?2片真叶后间苗,每穴保留菜苗3株。
病圃管理
种子出苗后,如晴天日最高气温28°C以上,可在11:00?15:00时釆用遮阳网遮阳。前期苗床用洒水壶或喷雾器喷水保湿,中后期沟灌沟排,保持床土湿润。菜苗长至25d?30d,667m2施尿素3kg。
用防虫网预防虫害,辅助杀虫剂除虫。禁用杀菌剂防病。
室内人工接种鉴定
床土配制
取土壤pH值<6.5的土壤,按2/3的土壤与1/3含蛭石的营养土,加适量的清水混配均匀,调节土壤含水量至60%。
床土装盘
床土置入60cmX40c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