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运动与摩擦力》(说课稿)2024-2025学年教科版(2017)科学四年级上册.docx

发布:2025-03-24约3.5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运动与摩擦力》(说课稿)2024-2025学年教科版(2017)科学四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运动与摩擦力》

2.教学年级和班级:四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4.教学时数:1课时

本节课选自2024-2025学年教科版(2017)科学四年级上册,旨在让学生了解运动与摩擦力的关系,掌握摩擦力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观念:培养学生对摩擦力的基本认识,理解运动与摩擦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2.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的作用,提高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激发好奇心,培养持之以恒、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4.科学实践:引导学生将摩擦力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知识层面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能够理解简单的科学概念和原理。在《运动与摩擦力》这一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力的基本概念,对物体的运动状态有所了解,但摩擦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机制对他们来说较为陌生。

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然而,他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可能还不够成熟,需要引导和启发。

在素质方面,四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此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在逐渐形成,有利于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的开展。

在行为习惯上,学生可能存在一些不良习惯,如上课时分心、不按时完成作业等,这些习惯可能会影响他们对课程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如专注听讲、积极参与、按时完成任务等。

针对这些特点,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应用,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教学资源

-教科书《运动与摩擦力》相关章节

-实验材料(如不同材质的平面、滑轮、小车、砝码等)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

-互动式白板

-实验指导手册

-教学视频片段

-学生活动记录表

-评估问卷

-网络资源(预先筛选的科学教育网站)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开场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日常生活中与摩擦力相关的场景(如滑板、自行车刹车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科学知识吗?”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摩擦力是什么,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学生讨论: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对摩擦力的初步理解。

2.讲授新课(15分钟)

-概念介绍:通过PPT展示摩擦力的定义、类型(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影响因素(接触面积、材料、表面粗糙度等)。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摩擦力实验,如在不同材质的平面上推动小车,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小车运动距离的变化。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探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识点讲解:讲解摩擦力的计算公式和测量方法,以及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3.巩固练习(10分钟)

-练习题: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涉及摩擦力的计算、影响因素的判断等。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练习题的答案,互相解释解题思路。

-点评反馈: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对错误答案进行讲解。

4.课堂提问(5分钟)

-教师提问: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教师提出问题,如“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回答: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肯定或纠正。

-知识拓展:教师提出与摩擦力相关的拓展问题,如“如何减小摩擦力?增大摩擦力有哪些方法?”

5.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小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摩擦力实验,记录实验数据,探讨实验结果。

-实验分享:每组学生分享实验过程和结果,其他学生提出疑问或建议。

-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强调摩擦力的大小与实验条件的关系。

6.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摩擦力的概念、影响因素和应用。

-学生反馈: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7.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与摩擦力相关的作业,如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某个因素的关系。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科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