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前心理学》课件_第七章 学前儿童的言语发展.ppt

发布:2025-03-17约1.69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学前儿童的言语发展第一节语言概述第二节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第三节学前儿童言语的培养第一节语言概述一、语言和言语语言是人类最灵活的心理表征方式,是人类进行思维的重要工具。语言的使用者说话、听话、阅读写作等活动,就是最为交际活动的言语。语言和言语是有区别的,语言是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二、学前儿童言语的分类(一)外部言语1.对话言语2.独白言语3.初步的书面言语二、语言的分类(二)内部言语内部言语是一种特殊的言语形式,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活动,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内部言语是对自己的言语。三、言语的结构言语需要提供代表事物和思想的符号,具体由音素、词素、语法规则构成。四、言语获得理论(一)先天决定论 先天决定论认为,人类习得言语是生理上预先设定好的。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乔姆斯基。他认为人类天生就有一种语言获得装置(LanguageAcquisitionDevice,LAD),具有语言学习的内部结构,即普遍语法。外界输入给婴儿的原始语言材料,通过LAD进行复杂加工构成语法规则,转换成婴儿内在的语法系统。他认为语言习得必然具有某种生物基础,否则幼儿不可能如此快速地习得语言。四、言语获得理论(二)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认为语言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行为习惯,是学习的结果。环境论可分为两派:一派以斯金纳为代表。他认为,语言像任何其他的行为一样,都是通过操作条件作用获取的。言语的获得是一系列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另一派以奥尔波特为代表。他认为儿童语言的获得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四、言语获得理论(三)相互作用论相互作用论以皮亚杰为代表,他认为儿童言语发展与认知发展息息相关。他强调儿童言语获得需要有言语模仿的情境,有练习言语的机会,并在与人交谈中要有转换语法结构、灵活运用的条件。第二节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过程一、言语的发生过程(一)语音发生的准备1.从反射性发声到咿呀学语2.语言的敏感性(二)前言语的交流在出生的一年里,父母常常用孩子气的语言与婴儿进行对话,对婴儿的声音和动作做出反应。二、言语的发展(一)语音的发展(0~1岁)1.语音形成过程第一阶段:嗓音阶段(0~2个月)第二阶段:啊啊声阶段(2~4个月)第三阶段:喃喃学语阶段(4~8个月)第四阶段:语音出现阶段(9~12个月)二、言语的发展2.学前儿童语音的特点(1)学前儿童发音的正确率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2)语音发展的飞跃期是3~4岁(3)各民族学前儿童语音发展表现出共同的规律(4)语音意识逐渐发展二、言语的发展(二)词汇的发展1.词汇数量逐渐增加2.词类范围不断扩大3.词义获得逐渐全面4.学前儿童词汇发展个体差异明显二、言语的发展(三)语法的发展1.从简单句到复合句2.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二、言语的发展(四)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1.从对话言语过渡到独白言语2.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3.言语表达的逻辑性逐渐提高4.逐渐掌握言语表情技巧二、言语的发展(五)言语功能的发展1.交际功能2.概括功能3.调节功能第三节学前儿童言语的培养一、学前儿童言语培养原则(一)顺应儿童自然天性的原则(二)尊重儿童兴趣的原则(三)提供丰富的言语环境的原则(四)鼓励儿童语言表达的原则二、学前儿童言语培养的方法(一)学前儿童言语教育活动的特点(二)学前儿童言语教育活动的设计:通过有目的地语言教育活动,引导儿童主动参与,获得丰富的语言经验,全面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1.确定言语活动目标2.选择言语活动内容4.拟定活动方案3.策划活动流程5.活动评价三、学前儿童言语教育活动具体实施案例分析例1:“会动的房子”例2:“快乐的五一长假”例3:看图讲述“森林音乐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