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的行为原理》第三章--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犬的神经生理 第一节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一、细胞膜 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机能 (一)被动转运 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称为扩散。 藉助于通道蛋白质的扩散方式,称为易化扩散。 易化扩散特点:①特异性。②饱和现象。③竞争性抑制 (二)主动转运: 由低浓度的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即主动转运,耗能过程。 细胞内K+浓度比细胞外的高得多,相反,细胞内Na+浓度则比细胞外的低得多; (三)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离子基础 膜外为正,膜内为负 第二节 神经冲动 一 神经冲动的产生 二 神经冲动的传导 (一)神经传导的一般特性 1.生理完整性 2.双向传导 刺激产生的冲动沿纤维向两侧方向传导,其中传向轴突末梢方向的为顺向冲动,传向细胞体或树突方向的,称为逆向冲动。 ---------但冲动传递则是单向的。 3.非递减性 在传导过程中,锋电位的幅度和传导速度不因距原兴奋点渐远而有所减小。 4.绝缘性 在神经干内包含许多纤维,它们各自传导本身的冲动而不波及邻近的纤维,不会相互干扰,这种绝缘性传导的特点保证了神经调节的精确性。 --------髓鞘 5.相对不疲劳性----与肌肉组织比较。 (二)冲动传导的局部电流学说 三、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神经元 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细胞(即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1.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由胞体和突起构成。 2、突起 1)树突: 特点: 机能: 2)轴突: 特点: 机能: (二)突触 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或其他细胞相接触的部位,称为突触。 是神经元间或与其他细胞间在机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是信息传递和整合的关键部位。 1.突触的结构与分类 1)突触的结构 突触前膜 是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略为增厚,是特化的神经元膜 突触间隙 前膜与触后膜之间存在的间隙。宽约100—500埃 突触后膜 是突触后神经元与突触前膜相对应部分的膜,略为增厚,是特化的神经元膜。 2)突触的分类: ①轴突一树突式突触 ②轴突一胞体突触 ③轴突一轴突突触 树突一树突型突触 * * 蛋白质 脂 类 糖 类 液态镶嵌模型 磷酸和碱基 脂肪酸烃链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