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煤管理幻灯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培训 备煤精细化管理;
1.备煤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及重要意义
1.1备煤精细化管理是包括煤场、堆取料、配料等环节,
以工艺控制为主要内容的现场工艺管理过程。
因此,备煤精细化管理主要讲述整个备煤的工艺管理过程,以煤为主线,从来煤的卸车管理、煤场管理、堆取料管理、配煤管理、配煤水分以及细度等工艺指标的管理,以工艺控制为目的的现场管理。
;1.2备煤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1)实施备煤的精细化管理,对来煤分类存放、精细划分、合理搭配,有利于各类煤种的有效管控,做到提质、增效、降本。
2)实施备煤的精细化管理,对于提高配煤准确度,稳定配合煤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3)实施备煤的精细化管理,对于合理有效地控制配合煤水分,降低炼焦耗热量、维护焦炉炉体、稳定焦炉炉温,达到稳产、高效、保质的目的。
4)实施备煤的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拓展各类煤炭资源,有利于开展配煤优化管理,提高工厂经济效益。;2.备煤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1)各类煤种的精细划分
2)煤场储存及均匀化管理
3)配煤的精细操作
4)配合煤质量指标的控制;2.1各类煤种的精细划分
1)按照不同煤种的分类指标进行的划分
新制定的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首先根据煤的煤化程度,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烟煤部分按挥发分大于10~20%、大于20~28%、大于28~37%和大于37%的4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大于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大于65则为强粘结煤。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大于25mm或奥亚膨胀度b ;大于150%(对于Vdaf大于28%的烟煤,b大于220%)的煤定为特强粘结煤。这样,在烟煤部分,可分为24个单元,并用相应的数码表示。编号的十位数中,1~4代表煤的煤化程度,编号的个位数中,1~6表示煤的粘结性。在这24个单元中,再按同类煤性质基本相似,不同煤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分类原则将部分单元合并为12个类别。再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和习惯叫法,仍保留气煤、肥美、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为使同一类煤性质基本一致,新的煤炭分类国家标准增加了4个过度性煤类:贫瘦煤、1/2中粘煤、1/3焦煤和气肥煤。贫瘦煤是指粘结性较差的瘦煤,以区别于典型的;瘦煤。 1/2粘结煤是由原分类中一部分粘结性较好的弱粘煤和一部分粘结性较差的飞焦煤和肥气煤组成。1/3焦煤是由原分类中一部分粘结性较好的肥气煤和肥焦煤组成。这类煤是焦煤、肥美和气煤中间的过渡煤类,也具有这3类煤的一部分性质,但结焦性较好是公认的。气肥煤再原分类中属肥煤大类,但它的结焦性比典型肥煤要差得多,故新得煤炭分类国家标准将它单独列为一类。这样就克服类原分类方案中同类煤性质差异较大得缺陷。如气煤一号和肥气煤二号再性质上由明显差异,将它们为同一类别很不合理。新得分类国家标准将这些具有过渡性质得煤单独列为一类,从而有利于煤得合理使用。
下图为煤的分类表 ;变质程度最高的一种烟煤,不粘结或微弱粘结,在层状炼焦炉中不结焦,燃烧时火焰短,耐烧,主要是发电燃料,也可作民用和工业锅炉的掺烧煤。 ;中高挥发分的强粘结性煤,是介于焦煤、肥煤和气煤之间的过渡煤种,单炼焦时能生成熔融性良好、强度较高的焦煤,炼焦时这种煤的配入量可在较宽范围内波动,但都能获得强度较高的焦炭,1/3焦煤也是良好的炼焦配煤用的基础煤。 ;从煤的分类指标看出,它对于生产的指导性还存在较大缺陷,不能完全反应出炼焦用煤的技术要求。所以要做到精细划分,必须针对即使同一煤种不同的灰分、不同硫分以及不同粘结指标进行分类处理。
如:某月份进厂所有1/3焦煤中,硫分最低为0.33%、最高为0.83%、差值为0.5%。
分析:如果将进厂1/3焦煤混堆处理显然会导致配合煤成分的波动,也就是在其它煤种指标稳定的情况下,配合煤的硫分的波动幅度将达到0.5%左右。即使该月份的同一矿点的某一进厂1/3焦煤的硫分波动范围也达到0.33-0.63%,波动幅度也在0.3%左右,所以对焦炭质量带来较大影响。尤其是当前,硫分的控制更是对环保的要求。;工艺技术规程规定,相邻班次配合煤硫分的波动值为0.05%。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对待来煤就必须按质划分,按质划分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一是指导炼焦配煤,合理的搭配煤种,保证配比的最优化状态。
二是指导煤场的合理堆放,节约煤场堆放空间,有利于煤的储存和配料。
按质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煤的粘结性,分为强粘结性和一般粘结性。煤的粘结性是指在实验室条件下,烟煤由于被加热产生热软化、熔融、流动、膨胀和热分解后,粘结固化的性质称为烟煤的粘结性。;煤的粘结性是煤具有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