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古诗三首》课时作业设计及教学导案.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古诗三首》
课时作业设计及教学导案
一、 诵读《示儿》,完成填空。
“九州”在诗中是指( ),“乃翁”
是指( )o这首诗表现出作者
( )的情怀。
作者希望“王师”( )o
临终前,诗人的期盼是(用原句回答)
( ),诗人的遗恨是(用原句回
答)( ),诗人对儿子的嘱咐是
(用原句回答)
二、 诵读《题临安邸》,完成填空。
1.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抓住了临安城的特点:( )的青
山,( )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
曼舞,写出当年临安城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各填一
个四字词语)
遭遇了,曾经牵挂过的人也不再牵挂了,那么诗人是
不是就真的觉得万事皆空了呢?哪位同学汇报一下第
二句诗的意思?
生:“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意思是,但是我悲伤的是看
不到祖国的统一。
师:从你的理解中,我又知道了“但”的意思是“但
是”,在这里真的是“但是”的意思吗?生:“但”是
“只是”的意思。
师:你怎么知道的呢?
生:书上有注释。
师:所以参照注释理解诗句意思也是学习古诗的一个
好方法。接下来谁来汇报一下第三、四句诗的意思呢?
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两句诗
的意思是,等到朝廷的军队向北挺进收复中原的那一
天,你们在家祭的时候不要忘记告诉你们的父亲。
师:我想听听“日”的意思。
生:那一天。
师:哪一天?
生:收复中原的那一天。
师:“乃”和“翁”分别又是什么意思呢?生:“乃”
的意思是“你的”,“翁”的意思是“父亲”。
师:收复中原的好消息是通过什么方式告诉自己的父
亲呢?
生:家祭的方式。
师:“无忘”的意思是“毋忘”,也就是说“无”是一
个通假字。(板书:无一毋)
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略
《示儿》:从诗的题目中可以了解到,这首诗是诗人
的临终遗言,是写给自己的儿子的,还可以看出来诗
人临终前心中的愿望还没有实现,这是把自己的心事
交代给儿子。
《题临安邸》:从诗的题目中可以了解到这首诗的写作
地点和创作的历史背景。
《己亥杂诗》:从诗的题目中可以了解到这首诗的创作
时间(己亥年)。
(1)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念念不
忘被金人统治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
能够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下这首诗作为遗嘱,谆
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领会到
诗人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激情。
这两句诗紧承上句“西湖歌舞几时休”而来。诗
人面对这不停息的歌舞,看着这些“游人”陶醉其中,
揭露出这些“游人”无视国家前途与命运,醉生梦死、
不顾国计民生的丑陋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
命运的深切忧虑,及对统治者只求苟且偷安,对外卑
躬屈膝的愤怒之情。
这两句诗以祈求天神的口吻,呼唤着风雷般的变
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所造成的死气
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解放思想、变革社会、振兴
国家的愿望。
“暖风”“游人”在诗中有怎样的含义?
诗歌用“( )”二个字责|可统
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言外之意是:
抗金复国的事业几时能实现?
三、诵读《己亥杂诗》,完成练习。
找出诗中的成语。
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四、拓展阅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①东入海,五千仞岳②上摩天。
遗民③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①河:黄河。②岳:华山。③遗民:金人占
领区的汉族百姓。
下列诗句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诗题点名了当时的季节是( ),
写诗的时间是( )O
诗人走出篱门,联想到(用原句回答)
( )的景象。
本诗与陆游《示儿》的主题基本相同,表达了作者
对( )的同情,对
( )的期盼,同时也暗含对
( )的不满。
作业设计参考答案
一、1.中国你的父亲(陆游)不忘收复中原,坚信祖
国统一
平定中原,收复失地
王师北定中原日 但悲不见九州同 家祭无
忘告乃翁
二、 1.连绵不断 鳞次栉比
“暖风”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
“游人”既指一般游客,更是指那些忘却国难、苟且
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
几时休
三、 1.万马齐喑 不拘一格
2.本诗写作者希望清政府打破一切陈规旧制,让各种
各样的人才充分发挥作用,使国家振兴。
四、 1.B
秋天 黎明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4.沦陷地百姓
4.沦陷地百姓
治者
收复失地、统一中原南宋统
导教案
诗歌大意
示儿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
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
你们要举行家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