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主治317-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押题密卷2.docx
外科主治317-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押题密卷2
单选题(共100题,共100分)
(1.)下列关于清创的原则中,错误的是
A.清除伤口内异物
B.切除失去活力的组织
C.彻底止血
(江南博哥)D.根据情况缝合伤口
E.必须放置引流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清除伤口内异物和切除失去活力的组织是清创术最重要的原则,细菌与异物或坏死组织并存时,感染发生率显著增高;伤口应彻底止血,以免术后继续出血,形成血肿影响愈合;清创完成后应根据情况缝合伤口,若受伤时间已超过8~12小时,伤口污染较重时,可行延期缝合;感染伤口需引流,但并非所有伤口都必须放置引流。
(2.)成人双膝以下烧伤,烧伤面积约占体表面积的
A.10%
B.15%
C.20%
D.25%
E.30%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双膝以下烧伤面积=双小腿13%+双足7%=20%。
(3.)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的目的是
A.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B.对可疑或确诊的破伤风患者进行紧急预防或治疗
C.杀灭伤口中繁殖的破伤风梭(杆)菌
D.主要用于儿童的预防接种
E.中和与神经细胞结合的毒素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中和游离的破伤风外毒素,对患者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和对症治疗。
(4.)浅Ⅱ度烧伤创面特征是
A.局部红肿
B.局部水疱
C.红白相间
D.可见网状栓塞血管
E.焦黄无水疱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浅Ⅱ度烧伤特征:伤及真皮层,局部红肿,有水疱,去除水疱腐皮后,可见创面潮红、脉络状或颗粒状扩张充血的毛细血管网。预后有色素沉着,无瘢痕,皮肤功能良好。故选B。
(5.)()是医务人员先天具有或后天所习得的引发医学道德行为的心理体验
A.医德认识
B.医德意志
C.医德情感
D.医德品质
正确答案:C
(6.)下列细菌中不是非特异性感染的病原菌的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梭状芽孢杆菌
C.变形杆菌
D.乙型溶血链球菌
E.铜绿假单胞菌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特异性感染指由结核杆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炭疽杆菌、白念珠菌等病原体所引起的感染,不同于一般性感染的病菌,可以引起较为独特的病变,其在病程演变及治疗处置等方面与一般感染不同。
(7.)真菌性脓毒症临床表现中,不包括
A.突然发生寒战、高热
B.周围血象常可出现类白血病样反应
C.一般情况迅速恶化、神志淡漠、嗜睡、休克
D.常有皮疹
E.可有消化道出血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真菌脓毒症:多见于老年及小儿;一般发生在严重原发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等)的病程后期;诱因多长期应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留置导管等,绝大多数为院内感染;病情发展缓慢,临床表现无特异,全身中毒症状一般较轻,常被原发病的表现所掩盖;病理解剖发现全身各脏器、组织有多发性小脓肿。
(8.)某工地施工时不慎塌方,引起工伤事故,对严重损伤病人的处理首先是
A.抗休克
B.止血、骨折固定
C.防止窒息
D.镇静止痛
E.抗感染、输血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严重损伤患者首要处理是防止窒息,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9.)关于成分输血的优点,叙述最正确的是
A.制品容量小,有效成分的浓度和纯度高,治疗效果好
B.使用相对安全,不良反应少
C.减少输血相关传染病的发生
D.综合利用,节约血液资源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成分输血的优点包括:有效成分的浓度和纯度高,治疗效果好;使用相对安全,不良反应少;减少输血相关传染病的发生;便于保存,使用方便;综合利用,节约血液资源。故答案应选E。
(10.)休克的概念为
A.血压低脉率快
B.周围循环衰竭
C.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微循环血液灌注不足,细胞缺氧的综合征
D.储存于内脏,淋巴血窦中的血量减少所引起的综合征
E.心功能不全,心排出量减少,组织缺氧综合征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休克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最终共同以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故答案应选C。
(11.)下列不是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措施的是
A.急诊手术引流
B.控制感染
C.补充血容量
D.纠正酸中毒
E.皮质类固醇应用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感染性休克亦称脓毒性休克,是外科多见和治疗较困难的一类休克。脓毒症是继发于感染的急性器官功能损害,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心动过速、神志改变以及白细胞增高等。实质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导致炎性介质大量释放而引起的全身效应。上述临床征象又被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当严重脓毒症继续发展,合并循环功能衰竭时,即为感染性休克,又称为中毒性休克、内毒素性休克或脓毒性休克。感染性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