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新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第一课时.pdf

发布:2025-03-24约2.7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最新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第一课时--第1页

《课余生活我选择》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的第一课时《课余生

活我选择》。

这一课时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1.懂得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课余生活,既是权利也是成长中需

要发展的能力。2.知道选择课余生活要开动脑筋、合理选择,考虑个人兴趣、时间安排、活动意

义等因素。3.学会用恰当方法解决在选择时出现的困惑和问题。该课重点是知道自主选择课余生

活既是权利也是能力。难点是如何去选择课余生活。

为什么我要这样制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呢?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1.基于教材的前后联系。纵向看本课,它属于五年级的开篇之作,是“我在成长主题”下的

“直面成长中的新问题”单元,着重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横向看本课,作为自主选择课余生

活的第一课时,重点知道自主选择是自己的权利和能力,以及怎么去自主选择。

2.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本课由两个活动园组成,第一个是同学们针对“课余生活谁选择”的

话题,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第二个是“同学们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可以生活”,活动园的绘

本和文字提示的重点都指向课余生活是否该自主选择,怎样进行自主选择。

3.基于学生的学情特点。五年级的孩子他们的课余生活很多,但很多都是来自

于父母的决定或随波逐流,因此自主选择和如何自主选择就显得很重要。

那如何来突破重难点。多年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我一直践行着“以生为本”的理念。这里生

既指学生,又指生活。生活性是我们学科非常重要的一个属性,教材所呈现的是基于经验的生活

内容,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打通教材与学生的任督二脉,将经验转化为体验,用实际生活的支架去

构建。让孩子们在回望生活中对比,走进生活中感悟,指导生活中习得,实践生活中养成,做细

活动,突破重难点。基于这样的理念,我设计了“回望生活、走进生活、指导生活、实践生活”

四个活动的内容。

第一部分:回望生活——聊聊我的课余生活。我通过三个环节来安排。首先采访几个孩子,

聊聊课余生活。孩子们可能会说参加学校篮球队、参加陶艺活动或者小区骑自行车去爬山等等,

通过聊自己的课余生活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真实感受,促进他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如何选择

课余生活的问题。再让他们分享,说说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课余生活。孩子们可能会说到是爸爸

妈妈要求参加的,是看同学在参加很羡慕的,或者自己很喜欢的。再追问:你喜欢这样的课余生

活吗?从而总结出课余生活每个人都有,但有些是自己喜欢的,有些是自己不喜欢的,如果选择

自己不喜欢的课余生活既浪费时间又没有收获。那该怎么选择呢?从而引出板书:课余生活选

择。这一部分设计我从孩子们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师生对话、分享、交流的方式唤醒他们已有的

最新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第一课时--第1页

最新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第一课时--第2页

生活经历和真实感受,促使他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如何选择这个问题。

第二部分:走进生活——课余生活我选择。这里我通过两个活动来设计。

1.辩论会,课余生活谁选择。辩论赛环节,由正方反方两队组成。正方,听从父母选择;反

方,自主选择课余生活。这样安排目的是在辩论中进行思维的碰撞,激发孩子们解决问题的动机。

孩子们在辩论中可能会提到自己还不会决定自己的课余生活。引出“自主选择是我们的权利”,对

“权利”一词进行剖析——法律许可我们这样做,受法律保护的,从而明确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是

我们权利,我们的课余生活应该由我们自己选。

2情境辨析,明确选择课余生活要考虑的因素。

情境选择活动设计三个情境,创设三个人物,小红平时喜欢朗诵,她想参加朗诵组,但她看

到很多同学选择合唱队时又想去选择合唱队。你们觉得她这样选择有问题吗?这是指向兴趣爱好的

辨析,通过讨论交流,明晰随波逐流去选择课余生活,这样是不能坚持的,从而得出自主选择时

要考虑兴趣爱好很重要。第二个人物是小明,他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校足球队,不考虑家里离校较

远需要爸爸接送的问题。这里指出自主选择也要考虑父母想法,以及时间的合理安排。第三个是

小强,他想报围棋班,妈妈认为他身体不好,建议参加长跑队增强体质。这是指向选择要有意义

和价值方面去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