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阿片类临床应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主信息:疼痛认知 特性:无 临床利益:无 解说: 1、疼痛是人类出现以来即伴有的疾病症状,但现代疼痛医学的研究和治疗的飞跃进步始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麻醉医师Bonica首先开展了专科疼痛门诊工作并发起成立了非政府性的国际性跨学科专业组织国际疼痛研究会(IASP)。 1979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IASP)建议的疼痛定义,此定义一是避免将疼痛与组织损伤必然联系在一起,因为临床上有些疼痛的产生并不伴有组织损伤,如三叉神经痛,但其疼痛可以用“灼痛”或“点击样痛”这样的伤害性词汇描述。此定义还强调了疼痛感受的主观性质。 2、1995年世界疼痛学会提出将疼痛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和体温的第五大生命指征 3、2004年WHO在日内瓦发起全球镇痛日(每年10月11日)的号召,并将口号定位“疼痛治疗是人权”。会议决定每年10月都举行世界疼痛日的活动,并以一种特殊的疼痛作为重点,如2005-2006年为儿童疼痛,2006-2007年为老年疼痛,2007-2008年为妇女疼痛,2008-2009年为癌痛,目的在于提高公众、媒体、政府和专业界对疼痛的认知。 讲解:阿片受体有μ、κ、δ、σ、ε五个类型,其中μ受体又分为μ1和μ2两个亚型。瑞芬太尼是一种纯μ阿片受体激动剂,只对μ受体产生作用,而对κ 、 δ 、σ和ε受体不产生作用。μ1受体与脊髓以上镇痛、镇静作用有关,而μ2受体则与呼吸抑制、心动过缓、欣快感、瘙痒、缩瞳、抑制肠蠕动等副作用有关。 备注:1、音标及读音:μ(mu,缪),κ(kappa,卡帕),δ(delta,德尔塔),σ(sigma,西格马),ε(epsilon,伊普西龙)。 * 主要信息:不同镇痛级别药物的镇痛强度表 解说:这是按照镇痛级别,非常强、中等、弱、非常弱来进行产品划分的表格。由表可以看出,我们常用的舒芬、瑞芬、芬太尼是属于强度镇痛,氢吗啡酮是属于中至重度疼痛的治疗,镇痛强度是吗啡的8-10倍,临床用药可根据患者的镇痛需求选择性用药。 从以下几个指标来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的不同:安全范围,效价比值,起效时间,峰浓度时间,持续时间。可以看出,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的效价比为5-10:1,而舒芬太尼安全范围远远大于芬太尼(吗啡和度冷丁的安全范围相比之下更小),起效时间和峰浓度时间都短于芬太尼,镇痛作用持续时间约是芬太尼的2倍。 图中纵坐标表示的是:每分钟通气量(VE)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比值斜率,横坐标表示的是时间。图中显示,第一个数据点是用药后5分钟,芬太尼的同期抑制显著强于舒芬太尼 从表中数字可以看出舒芬太尼的持续输注后半衰期与芬太尼比相当短,在持续输注4小时后舒芬太尼仅为30分钟。而芬太尼长达260分钟。 主信息:芬太尼家族药代动力学比较 特性:半衰期短、非器官依赖性代谢 临床利益: 解说:我们把芬太尼家族四个产品,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和阿芬太尼四个产品的药代动力学进行比较发现,瑞芬太尼的血脑平衡时间为1分钟,持续输注4小时后的半衰期为3.7分钟,在芬太尼家族中是半衰期最短的。另外,只有瑞芬太尼是非特异性酯酶代谢,只有瑞芬太尼是非器官依赖性代谢。 * 主信息:治疗指数最高 特性:治疗指数高达33000 临床利益:安全性最高 解说:我们把常见的药物喷他佐辛、哌替啶、依托咪酯、布托啡诺、吗啡、芬太尼、阿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的治疗指数进行比较,瑞芬太尼的治疗指数最高,高达33000,反映了瑞芬太尼的安全范围最广,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备注:治疗指数(LD50/ED50):半数致死量(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于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 主信息:瑞芬太尼是特殊人群麻醉的首选用药 特性:非特异性酯酶代谢 临床利益:安全用于特殊人群 解说:瑞芬太尼的代谢方式为非特异性酯酶代谢,代谢过程与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拟胆碱酯酶活性无关,是特殊人群的首选用药。包括:2至12岁的儿童、大于65岁老年人、肥胖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及拟胆碱酯酶缺陷患者。 * 主信息:瑞芬太尼是特殊人群麻醉的首选用药 特性:非特异性酯酶代谢 临床利益:安全用于特殊人群 解说:瑞芬太尼的代谢方式为非特异性酯酶代谢,代谢过程与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拟胆碱酯酶活性无关,是特殊人群的首选用药。包括:2至12岁的儿童、大于65岁老年人、肥胖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及拟胆碱酯酶缺陷患者。 * 主信息:瑞芬太尼是特殊人群麻醉的首选用药 特性:非特异性酯酶代谢 临床利益:安全用于特殊人群 解说:瑞芬太尼的代谢方式为非特异性酯酶代谢,代谢过程与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