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住院医师规培考试:推拿基本技能考核评分标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推拿基本技能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
一.考核方式
1.推拿手法操作:对于基本推拿手法,让受试者随机选取至少两种手法,令受试者两人一组互相操作。考官对手法相关问题进行提问。
2.考核提问病种:共13个:肩关节周围炎、肱骨外上髁炎、腕关节扭伤、增生性膝关节炎、踝关节扭伤、增生性膝关节炎、胸胁屏伤、胸椎后关节紊乱、落枕、颈椎病、急性腰肌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手法操作考核要求
(一)摆动类手法
1.滚法
(1)体位:患者体位选择舒适,操作方便。
(2)动作姿势:滚法是由腕关节的伸屈运动和前臂的旋转运动复合而成。滚法的吸定点是小指掌指关节背侧,这点附着在一定部位,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作伸屈和前臂旋转。
(3)操作要领:要求手法吸定的部位要紧贴体表,不能拖动、摩擦、辗动或跳动。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操作时要注意肩、臂尽可能放松,肘关节微屈(约120°),频率100~120次/分。
(4)操作时间:满1分钟以上。
2.揉法
(1)体位:患者体位选择舒适,操作方便。
(2)动作姿势:分掌揉法和指揉法两种。揉法是用手掌大鱼际或掌根或手指指面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作轻柔缓和的摆动。
(3)操作要领:揉动时一定要紧贴治疗部位,并要带动吸定部位的皮下组织一起作回旋动作。操作时医生与患者皮肤之间不可有摩擦。揉动的幅度不要太大。操作时压力要适中,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一般速度每分钟120~16次。
(4)操作时间:满1分钟以上。
(二)摩擦类手法
1.摩法
(1)体位:患者体位选择舒适,操作方便。
(2)动作姿势:本法分掌摩和指摩两种。是用手掌掌面或食、中、环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形抚摩运动。
(3)操作要领:用力要平稳、均匀,不急,不重,不可按压。不带动皮下组织。
(4)操作时间:满1分钟以上。
2.擦法
(1)体位:患者体位选择舒适,操作方便。
(2)动作姿势:用手掌的掌面或掌根、大鱼际或小鱼际附着在一定部位,紧贴皮肤,稍用力下压,进行上下或左右直线来回摩擦,并产生一定的热量。
(3)操作要领:用力要平稳,即不论是上下摩擦或左右摩擦,均必须直线往返移动,不可左右滑动,失去控制。摩擦距离可长些,而且动作要均匀,连续不断,无间歇停顿。压力要均匀适中,以擦时不使皮肤出现皱褶为宜。
(4)操作时间:满10秒钟以上。
3.推法
(1)体位:患者体位选择舒适,操作方便。
(2)动作姿势: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的部位(如按肌纤维走向)或穴位上(如线状穴位),交替或同时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或弧线移动。
(3)操作要领:操作时指、掌或肘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而均匀。不能左右摇摆或滑动,以免引起皮肤损伤。用拳推或肘推时,切勿用骨突部硬压患者腰背部的棘突、骨突等,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4)操作时间:至少3~5遍。
4.搓法
(1)体位:患者体位选择舒适,操作方便。
(2)动作姿势:用双手掌面挟住一定的部位,相对用力作快速搓揉,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称搓法。只要求搓上肢。
(3)操作要领:操作时双手用力要对称,松紧要适宜。动作轻快、柔和、均匀、不间断。操作时搓动要快,移动要慢。
(4)操作时间:至少3~5遍。
(三)振动类手法
1. 抖法
(1)体位:患者体位选择舒适,操作方便。
(2)动作姿势:用双手握住患者的上肢或下肢远端,用力做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颤动。
(3)操作要领:上肢抖动的幅度要小,用力要由下向上,频率要快,不可屏气。每次抖动要使被抖动的肢体有松动感。
(4)操作时间:10秒钟以上。
2.振法
(1)体位:患者体位选择舒适,操作方便。
(2)动作姿势:有掌振法和指振法两种。用手指或手掌着力按压在人体体表的穴位或一定部位上,前臂和手部的肌肉强力地静止性用力,将力量与意念集中于掌指,使之产生连续不断的快速振颤动作。
(3)操作要领:由于本法操作时,手臂的肌肉需作强力的静止性用力,故特别要注意呼吸自然,切勿屏气。本法是以力以气施振,医者手不可离开施治部位,否则于叩击法无异。
(4)操作时间:10秒钟以上。
(四)挤压类手法
1.按法
(1)体位:患者体位选择舒适,操作方便。
(2)动作姿势:有指按法和掌按法两种。用拇指端或指腹按压体表,称指按法。用单掌或双掌,也可用双掌重叠按压体表,称掌按法。
(3)操作要领:用力要由轻而重,稳而持续,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使压力充分达到肌体组织的深部,并保留片刻,即按而留之,然后移动位置。逐渐放松,反复操作。
(4)操作时间:满1分钟以上。
2.捏法
(1)体位:患者体位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