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实像和虚像区别。
(2)知道物距和像距。
(3)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感受观察、比较、归纳、推理等科学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
(2)通过小组实验中互相配合、相互交流,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难点: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
三、教学资源
光具座、光屏、f光源、透镜、,多媒体课
四、教学流程
导入: 放大镜成放大的像、照相机成的缩小的像、投影仪成放大的像,同样是凸透镜,成像却不同,凸透镜成像和谁有关?有什么规律?
新授:
环节一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认识物距和像距。
问题:上面三个现象中,什么不同?
生:物距
师:由此可见,凸透镜成像情况和物距有关,具体什么关系?成像情况和物距又有什么关系?我们来一起探究。
2.介绍实验器材并安装,使f光源、透镜、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3.师简单演示物距又大到小过程中,成像情况。
4.生观看凸透镜成像视频,记录物距、像距、成像情况。
5.分析实验数据,得出规律。
环节二:作图探究
复习三条特殊光线。
作图探究规律
环节三:探究实像虚像区别。
形成原因
像的正倒
能否用光屏承接。
像的位置。
环节四:练习。
如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放在 A处,光屏上出现缩小的像,把点燃的蜡烛放在 C 处,光屏上出现放大的像;放在_D__处时,光屏上不会成像。(填A、B、C、D)
在物距不断减小的过程中,像距不断__增大 ,像的大小不断 变大;当物距小于 f 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
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倒立、 放大 的实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若将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靠近 (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 变小 (变大或变小)。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