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说课稿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本节课属于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习作部分,主要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有趣的想象作文。内容包括想象力的培养、想象作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与学生在前几节课学到的想象故事、描绘画面等知识相联系,有助于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作文写作中。教材内容涉及想象作文的基本要素,如开头、中间、结尾等,有助于学生掌握作文的结构。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以下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其能够在作文中展现出独特的思维和想象力。
2.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描绘,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有趣。
3.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写作、乐于表达的情感态度,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欣赏和评价优秀的想象作文,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够进行有趣、新颖的想象作文。
2.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作文内容生动有趣。
难点:
1.难点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在作文中展现出独特的创意。
2.难点在于如何指导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式,提升作文的语言表达效果。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通过图片、故事、游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大胆想象。
2.举例示范,展示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并模仿。
3.提供词汇库和句式模板,帮助学生丰富词汇和句式,提高作文质量。
4.分组讨论,鼓励学生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5.定期进行作文点评,及时反馈,帮助学生改进作文。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学生用笔和纸张。
2.课程平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程平台,提供教学课件、视频资源等。
3.信息化资源:网络图片库、动画故事资源、在线词汇学习工具。
4.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图片卡片、小玩具)、互动游戏、小组合作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展示一系列有趣的图片,如卡通人物、动物等,提问:“你们喜欢想象这些图片的故事吗?你们能想象它们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想象。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进行有趣的想象作文。”
2.讲授新课(15分钟)
-教师介绍想象作文的基本要素,如开头、中间、结尾,以及如何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描绘。
-通过示范作文,展示如何将想象力融入作文中,强调创意和趣味性。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示范作文,找出其中的亮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
3.巩固练习(10分钟)
-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想象作文的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反馈。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小组内互相评价。
4.课堂提问(5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在你们的作文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解答。
5.情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模拟作文中的场景,让学生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力。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新的想法。
-学生分享自己的角色扮演经历,教师点评。
6.解决问题及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使你的想象作文更有吸引力?”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师总结:“要想使作文吸引人,我们可以运用丰富的词汇、生动的描绘和独特的视角。”
7.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想象力和创意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自己的收获。
8.作业布置(2分钟)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以“我的一天”为主题的想象作文。
-强调要发挥想象力,写出有趣的故事。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紧扣实际学情,围绕重难点展开,注重师生互动和双边交流,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知识点梳理
一、想象力的培养
1.想象力的定义:想象力是指人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2.想象力的作用: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有助于培养创造力。
3.想象力的培养方法:
-阅读广泛的书籍,积累丰富的知识。
-观察生活,关注细节,从生活中汲取灵感。
-参加各种活动,拓宽视野,激发兴趣。
-进行头脑风暴,鼓励大胆想象。
二、想象作文的结构
1.开头:引入主题,激发读者的兴趣。
2.主体:展开想象,描述故事情节,展示人物性格。
3.结尾: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