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第一课.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长期以来,中国的农业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这是为什么呢? 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小农户个体经营 赋税制度 徭役制度 (1)组织方式: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2)经营方法:精耕细作,小农户个体经营; (3)主要内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4)经济类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黄梅戏《天仙配》 根据歌词总结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疑难突破 * * * ▲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 1、原始社会: 2、奴隶社会: 3、封建社会: 距今约170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 夏朝(建立)→ 商朝(发展)→西周(强盛)→春秋(瓦解)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形成 秦汉时期:封建大一统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 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 五代辽宋夏金元: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前475年(战国)——1840年(鸦片战争前) 古代朝代更替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民间 俗语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 ——汉景帝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导语解析 1、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与成就: ①立国之“本” ②技术成熟、管理完备 ③对世界贡献卓越 2、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形态: 3、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点: 4、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特点: ①小农户个体经营;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①农民的负担沉重;②土地私有制为主 ①手工业以官营为主,管理严格; ②商业被看做“末业”,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黍 稷 粟 麦 稻 猪 马 牛 羊 鸡 狗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 一、农业的起源:“神农”的传说 中国农业的始祖 神农氏 (炎帝) 性别:男 出生年月:远古 家庭住址:山洞 名人名片 主要事迹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白虎通义》 神农氏在神话传说中的地位说明了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如何? 农业在中国古代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知识整理 ①原始社会: ②春秋战国: ③汉代: ④唐代: 耕作技术(工具和动力)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知识整理 ①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②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形成(铁农具和以牛田) ③汉代: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出现耦犁(西汉)、一牛挽犁(东汉)。铁制农具如曲柄锄、大镰。 ④唐代:曲辕犁 (西汉时中国南方) (生产动力的革命) 耕作技术(工具和动力)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耒耜 石斧 远古 牛耕 铁锄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耜耕) 铁犁牛耕 古代 生产工具: 耕作方式: 农业动力: 石器 青铜器 铁器 刀耕火种 铁犁牛耕 人力 畜力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 农业耕作方式和技术的发展变化: (原始社会) 石器锄耕 (奴隶社会) 曲辕犁特点: 1、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回转灵活,便于推广; 2、能够控制耕土的深浅,耕作平稳; 3、是我国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 曲辕犁示意图 耦 犁 仔细观察曲辕犁有哪些特点: 现代牛耕 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变革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产品产量提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封建社会 (战国以来) 奴隶社会 (商周) 表现形式 原始社会 土地制度 历史时期 1、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土地公有制 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奴隶主贵族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 以私有制为主体的 多种土地所有制 土地国有制(均田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制度 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商时有文字记载,西周时盛行。那时耕地沟洫纵横,如同 “井”字,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