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体育锻炼-西北师范大学.PPT

发布:2018-04-12约9.99千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发展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陈仁伟 教 授 一、阳光体育运动产生的背景 2006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学生体质监测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二十年来持续下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日益下降,学生肥胖增长速度显著。我国青少年体质调研工作专家毛振明教授把我国目前大部分青少年的体质状况总结为四个字:软、硬、笨、晕。软,就是肌肉软;硬,就是关节硬;笨,就是长期不活动造成的动作不协调;晕,就是前庭耳蜗神经晕。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把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现状概括为“:外强中干”。还有著名的体育专家,把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状概括为:胖而“虚”,像土豆;高而“弱”,像豆芽。 二、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与认识 深入研究和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是指导我们有效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结合《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中央7号文件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相关内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工作主要涉及组织领导、舆论宣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等5大方面工作。始终贯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这一条主线,积极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一理念。 三、“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量化内容与要求 主要量化内容文件表述为: 阳光体育运动要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 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85%的依据是什么呢? 主要依据来源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验的结果。《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2002 年试行,在实行4 年来,比较集中的反馈是标准定得太低,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几乎不用怎么努力参加体育锻炼就可以顺利通过标准测试达到及格等级。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本次修订完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时提高了达标的难度,如果按现行实验的数据来看,至少有15%的学生达不到及格标准,也就是说现有的15%的学生只有通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才有可能达到标准及格等级,这就是85%数据的主要依据。 2、具体要求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进一步提高对体育的认识;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 ;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 ;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 ;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加强组织领导 ; 四、“阳光体育运动”给我们的启示 1、“阳光体育运动”是全社会对青少年教育现状的一次深刻反思; 2、“阳光体育运动”是国民对体育功能和意义认知的一次升华; 3、“阳光体育运动”是指引未来学校体育工作深入开展的有力保障; 4、“阳光体育运动”是学校体育工作地位的又一次提升; 5、“阳光体育运动”是切实行动起来改善青少年体质状况的一次行动; 6、“阳光体育运动”是对未来学校体育工作实绩的一次考核 ; 五、“阳光体育运动”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1、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墨守成规) 2、组织领导有待进一步加强;(形同虚设) 3、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4、活动设计及实施有待进一步创新; 重整体、轻个体;重表演、轻锻炼;重课间、轻业余;重学校、轻社会。 5、效绩评价有待进一步落实; 6、条件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先天不足) 六、“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 1、 “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的一致性 从学科理论来看,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主要有体育课教学、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等。学校体育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二者并不矛盾。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健康。 但是阳光体育运动更具有明确性,有时间限制,有量化标准。二者的实现途径是一致的,都依托于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等,但是阳光体育运动更注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和达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