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六爱”修养,塑造美好教师形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加强“六爱”修养,塑造美好教师形象
加强“六爱”修养,塑造美好教师形象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巨大的作用与意义。所以,人们称教师的职业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人们对教师的誉是很高的。那么,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应该怎样做才无愧于人们对自己的誉呢?我认为,教师应该加强“六爱”修养,做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职业、热爱学生、热爱自己。
一、热爱祖国教师的职业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的职业是高尚的,但这种高尚首先应该是建立在“教师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基础上。如果失去了这个基础,教师的职业当然就谈不上高尚的了。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把“热爱祖国”同自己的本职工作联系起来呢?就是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培养“四有”人才的教育理论为指针,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兴旺贡献自己的力量,要把个人的利益同祖国的强盛,人民的富裕紧密联系起来。具体点说,就是教师要全心全意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去造就下一代,用自己所具有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感情去影响下一代。
二、热爱家乡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像春蚕,穷尽毕生精力,为振兴家乡的教育事业忘我地工作。但是,改革开放大潮中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消极现象会或多或少给教师队伍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教师要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要时时刻刻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要勇于抵制一切腐朽消极的思想,热爱家乡的教育事业,为振兴家乡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用自己渊博的知识、辛勤的工作、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和培养一批又一批能担负起振兴家乡经济建设的栋梁之才。
三、热爱学校学校是一个集体,学校中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教书育人。学校要生存,要发展,教育质量要提高,有赖于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因此,学校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应树立敬业、爱岗、爱校的无私奉献精神,要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不应该斤斤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甚至受腐朽消极思想所侵蚀,讲享受,追名利,无心教书育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们教师要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就应该有强烈的集体观念,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认真执行完成自己的任务,暗下功夫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为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尽心出力。
四、热爱职业教师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特殊职业,在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中担负着特殊重要的使命。因此,教师的职业是高尚的,人民教师无比光荣。然而,在改革开放中,由于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有少数教师在物质享受、功利、金钱面前迷失了方向,成为只求索取而不讲奉献的纯拜金主义者,或热衷于从事第二职业,而马虎应付本职工作,甚至经不起金钱诱惑,“下海”、“跳槽”的。这些人和那些辛勤耕耘、立志奉献于教育事业的教师比起来显得多么渺小哦!教师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做为一位有理想的教师,应该立誓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要以本职工作为荣,忠于职守,开拓进取,敬业乐业。
五、热爱学生教师要像慈母一样爱护学生,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只有热爱学生,教师才会在上课前就了解学生的各种实际情况,深入研究他们的心理特征;只有热爱学生,教师才会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再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的步骤、方法和技巧;只有热爱学生,教师才会在上课时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学生着想,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密组织课堂结构,做到精讲精练,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促使学生在感情上接受教师的爱护,在思想上接受教师的教育。很难设想,一位不热爱学生的教师能耐心、细致地做好教学工作。世上都有爱,教师的爱是崇高的爱,是超凡的爱,它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教师的爱是严与爱结合的理智的爱、科学的爱,是一种站在社会角度上的爱,它体现的是党和人民对下一代的关怀;教师的爱是无私的,博大的爱。
六、热爱自己教师应规范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身修养,使自己无愧于“教师”这一光辉形象。在学生面前,教师应该是典范,是榜样。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人格时时刻刻都参与了教育过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声地教育学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身成长。教师的美好形象将长期地储存在学生心灵中,被吸收,融汇成为他们自己良好个性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教师人格的力量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教师必须自重、自爱、自律,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最终内化为自己稳定的人格特征。
总之,教师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要以朴实谦虚的作风和正直诚实的品质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勤奋刻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