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师形象塑造论文.pdf

发布:2024-07-31约2.7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教师形象的塑造

内容摘要:教师对民族振兴、人类的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因

此教师形象对于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影响教

师形象因素的分析,从而探讨了教师形象塑造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教师形象塑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

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

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和神圣职责。因此,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对完成“人类灵魂工程师”

的历史使命具有特殊的意义。

教师的形象,是教师品格、情操、气质、风貌的外部表露,它

是由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以身作

则,为人师表是教师劳动示范性的突出表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做人。俄

国著名学者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

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职业学院的学生善于模仿,他们往往

以教师的言行作为自己为人处事的榜样,教师形象将潜移默化地影

响学生的成长。这就要求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国的传统社会美德,人们的行为习惯均是以礼为核心的。教

师做为人师只有具备良好的礼貌行为、风俗习惯和礼仪素养,以及

渊源的科学文化知识,才可以做学生的楷模,担任教师工作。教师

应该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注意社会公德,自觉遵守纪律和

公共秩序,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注意言行举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

惯,这是最起码的要求。目前社会交往关系中,社会风尚、礼貌行

为、礼节和礼仪素质在某一方面不大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教师是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在这一方面注意教师的社会

形象尤为必要。

二、健全个性心理品质

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最重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具有一

定的兴趣爱好,掌握比较广泛的知识,这样才能博得学生的信赖和

敬佩,吸引学生多方面的模仿——接收——创造。二是平时要保

持正常的外显情绪,有一定的教师风度。

教师形象,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教师的气质风度上,在此应注

意一下几点(1)要文静:就是要表情文雅平静、真诚亲切、善良

慈祥,给人以宽松和谐的感觉;(2)要热忱:就是要在日常生活接

触和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饱满的情绪、乐观豪爽、

信心十足、稳定自若;(3)要严谨:做到“准时、利落、审慎、坦

然、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具有自信心和力量”,给人以严、细、

实之感;(4)要机敏:不要清规戒律,“去陈规、废俗套、多机警、

善应变、敢于不耻下问,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给人以精、灵、

活、无往而不胜的感觉;(5)要坚强:持之以恒、坚定果断、沉着

冷静,能自制、有耐心是教师良好意志品质的表现。教师的意志品

质直接影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加强教师意志品质的锻炼是不可

缺少的重要环节;(6)要博学:“知识就是力量”。要业精于勤,学

而不厌,对知识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做到学海无涯苦作舟。

三、要提高语言艺术修养

教师的主要劳动手段是使用语言,教师语言对学生培养起导向

作用。因此,教师在实用语言时必须首先想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

要考虑“一言既出”将产生的重要影响,因此要注意语言的庄重性、

严肃性、导向性。当然,强调语言的导向作用,并不意味着可以完

全忽略语言的艺术性,教师的语言既要旗帜鲜明、庄重严谨,又要

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好的教师不完全靠权力因素,而是靠非权力

因素,靠语言艺术的表达,使学生心甘情愿听老师的话,接受老师

的引导。

语言使用可以产生力量,这是技巧、是艺术。哲理性强、感召

力大、生动活泼的语言可以沟通师生感情,打开学生的心灵。讲究

语言的表现力,多使用师生自己的语言,唤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共

鸣,产生教育作用。

语言艺术包括三个方面,即口头语言艺术、书面语言艺术和形

体语言艺术。教师必须加强基本功训练,注意语言文字的规范要求,

注意形体语言的表情设计,这是教师主要职业技能之一。

四、培养职业情感

一个人一旦走上教师岗位,就要把自己摆在人类灵魂工程师的

角色地位。首要的一条就是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所从

事的专业。缺乏这种情感就无法进入教师角色。加强教师的职业情

感,就要在“真的品格”、”善的心灵”、“美的情怀”上下功夫。

(1)真的品格。要求教师“真真纯纯教书,正正直直育人”。

绝不虚虚假假、忽忽悠悠、拉拉扯扯、吹吹拍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