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2.ppt

发布:2016-06-17约3.24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一、基础知识 1.纤维素 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 (一)纤维素与纤维素酶 * 纤维素: 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维素。 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70亿吨;分布植物的根、茎、叶中。 * 土壤中某些微生物能够产生纤维素酶,把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后再利用。 * 2.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是一种 ,一般认为它 ,即 ,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纤维二糖 C1酶、Cx酶 葡萄糖苷酶 葡萄糖 纤维素 一、基础知识 复合酶 至少包括三种组分 C1酶(外切酶)、 和葡萄糖苷酶 CX酶(内切酶) * 在一支试管中添加纤维素酶, 另一支试管不添加纤维素酶; 〖思考1〗实验分析:P27的小实验是如何构成对照的? 滤纸崩溃法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阅读课本课本28页相关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方法 2.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方法的原理   阅读课本课本28页相关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1、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______________。该方法可以通过________反应直接筛选。 刚果红染色法 颜色 2、其原理是: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____________,当纤维素被_________分解后, 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_____________ 为中心的________,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红色复合物 纤维素酶 纤维素分解菌 透明圈 是否产生透明圈 * 可根据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 练一练: 1.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 B. 纤维素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C. 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的细胞壁 D. 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 2.利用刚果红法可以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B. 刚果红能与纤维二糖形成红色复合物 C. 刚果红不能与葡萄糖形成红色复合物 D. 若培养基上产生了透明圈,则说明已筛  选出了纤维素分解菌 * (三)、实验设计 土壤取样 选择培养 梯度稀释 将样品涂布到鉴别培养基 挑选菌落 什么样的环境取样? ① 培养的目的? ②选择培养基的特点? 挑选什么样的菌落? ①鉴别培养基的特点? ②如何鉴别? 根据:微生物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环境中去找 目的: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 刚果红染色法 技巧归纳 寻找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 1.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如腐殖质中寻找。 2.人工设置富含纤维素的环境。将富含纤维素的物质,如滤纸等埋在土壤中。经过30d左右,再从已腐烂的滤纸上筛选纤维素分解酶。 * 1、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属于______(固体、液体)培养基,原因是__________ 【资料二】选择培养 阅读资料二“选择培养基”,回答以下几问题: 液体 没有添加琼脂 2、该培养基对微生物_____(具有,不具有)选择作用。如果具有,其选择机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 以纤维素粉为唯一碳源,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可以大量繁殖; * 若设置一个对照实验说明选择培养的作用,应控制的变量是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3、你能否设计一个对照实验,说明选择培养基的作用? 葡萄糖 纤维素粉 提示:自变量为培养基的种类,即普通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可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与之对照,或者将纤维素改为葡萄糖。 * 说明:分析“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配方”可知,该配方中的酵母膏也能够提供少量的碳源,因此其他微生物也能在该培养基中生长繁殖。只不过,由于酵母膏的含量极少,因此,只有以纤维素为碳源的微生物才能大量繁殖。 操作方法:   将土样加入装有30ml选择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将锥形瓶固定在摇床上,在一定温度下震荡培养1~2天,直至培养液变浑浊。也可重复选择培养 * 在选择培养的条件下,可以使那些能够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得到迅速繁殖,而那些不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的繁殖被抑制,因此可以起到“浓缩”的作用。 为什么选择培养能够“浓缩”所需的微生物? * 【资料三】刚果红染色法 方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