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生物作业九
一、选择题
1.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设计,下列流程正确( )
A.土壤取样→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
B.土壤取样→选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
C.土壤取样→梯度稀释→选择培养→挑选菌落
D.土壤取样→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选择培养→挑选菌落
2.在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用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 )
A.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大量菌体
B.纤维素分解菌适宜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
C.用液体培养基可以使菌体充分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
D.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高纯度的纤维素分解菌
3.在将样品稀释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之前,一般先进行选择培养,其主要目的是( )
A.完全除去其他微生物
B.没有意义,去掉这一步更好
C.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D.使纤维素分解菌充分长大
4.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结果是( )
A.均会出现透明圈
B.均不会出现透明圈
C.方法一出现,方法二不出现
D.方法一不出现,方法二出现
5.下列有关分解纤维素微生物的分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
B.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筛选后,无需再进行其他实验
C.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
D.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
6.微生物体内能够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的酶是( )
A.C1酶和Cx酶
B.C1酶和葡萄糖苷酶
C.Cx酶和葡萄糖苷酶
D.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
7.下列对刚果红染色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
B.可以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
C.既可以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也可以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
D.可以将刚果红与培养基中的其他物质混合后再灭菌倒平板
8.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 )
A.对纤维素进行定量测定
B.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C.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纤维二糖进行定量测定
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定量测定
9.自养微生物所需碳源和能源为不同的物质,而可作为异养微生物碳源和能源的是( )
A.CO2 B.NaHCO3
C.碳酸盐 D.含碳有机物
10.纤维素酶可以将下列哪种物质分解( )
A.牛肉片 B.鱼片
C.滤纸条 D.塑料条
11.下列生物能分解纤维素的是( )
①人 ②兔 ③牛 ④蘑菇 ⑤纤维杆菌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③⑤
12.从土壤中筛选蛋白酶产生菌时,所用培养基为( )
A.加富培养基 B.选择培养基
C.基础培养基 D.鉴别培养基
13.在将样品稀释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之前一般先进行选择培养,其主要目的是( )
A.完全除去其他微生物
B.没有意义,去掉这一步更好
C.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D.使纤维素分解菌充分长大
14.以纤维素为惟一碳源筛选出了真菌和细菌,试分析此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下列哪种生物类似( )
A.硝化细菌 B.蓝藻
C.蚯蚓 D.兔子
生物作业十
二、非选择题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利用下列材料和用具进行了实验,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材料用具:采集的土样、研钵、配制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的各种原料、琼脂、纤维素粉、刚果红溶液、培养箱、无菌水。
实验步骤:
(1)利用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的各种原料、琼脂及______,配制固体培养基,灭菌。
(2)将采集的土壤样品在研钵中研碎后______,制成土壤匀浆。
(3)利用无菌操作方法把土壤匀浆______到培养基上,放在培养箱内培养一段时间。
(4)用显微镜观察纤维素分解菌时,要从______中挑取材料制成临时装片。
16.某同学为了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纤维素分解菌,进行了以下操作。
第一步:土壤取样。用小铁铲和普通信封将土取回,然后倒入一烧瓶中,加蒸馏水稀释,塞好棉塞。
第二步:制备培养基。
纤维素粉 5 g
NaNO3 1 g
Na2HPO4·7H2O 1.2 g
KH2PO4 0.9 g
MgSO4·7H2O 0.5 g
KCl 0.5 g
酵母膏 0.5 g
水解酪素 0.5 g
待其他物质溶解后加水定容到1 000 mL。
第三步:菌悬液涂布平板。用接种环取少量土壤稀释溶液在以上培养基表层涂布。
第四步:培养观察。把接种好的培养皿放到35 ℃的恒温箱中培养1~2 d,观察并记录菌落的生长情况。
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完成下列题目:
(1)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