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壳色福建牡蛎营养成分比较1.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doi:10.6043/j.issn.0438-0479.201807003
2 种壳色福建牡蛎的营养成分比较1
*
祁剑飞,巫旗生,宁岳,曾志南,郭香,贾圆圆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海洋生物资
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福建 厦门 361013 )
摘要:对福建牡蛎 (Crassostrea angulata)黄壳色选育群体和普通群体的一般营养成分、矿
物元素、氨基酸组成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黄壳色群体水分和糖原(干
质量)显著高于普通群体,粗蛋白(湿质量)含量显著低于普通群体;黄壳色群体中 Zn 、
)
Fe 、Mn 含量显著高于普通群体,而Ca 显著低于普通群体;两者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但
版
脂肪酸组成存在差异。这表明在选育过程中两者在营养成分方面已表现出分化。
关键词:福建牡蛎;营养成分;壳色 学
中图分类号:S968 文献标志码:A 科
然
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隶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 )双壳纲(Bivalvia )珍珠
自
(
贝目(Pterioida )牡蛎科(Ostreidae )巨蛎属(Crassostrea),是福建省最主要的牡蛎养殖品
报
[1]
种,据巫旗生等 研究表明,除福鼎海域海区采苗养殖牡蛎为福建牡蛎和熊本牡蛎
学
(Crassostrea sikamea)各占50%外,其余海区天然采苗及人工育苗养殖的牡蛎均为福建牡
学
蛎。2016年福建省牡蛎总产量为1 746 591 t ,产量居全国之首,占全国牡蛎总产量的36.13%[2],
大
可见福建牡蛎在福建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门
[3-5] [6-9] [10-12]等方面。本课
目前对福建牡蛎的研究主要在遗传背景 、种间杂交 和养殖技术
厦
题组自2010 年开始以贝壳黄色和生长速度(体质量)为选育目标,采用群体选育方法培育
[13] [14]
了福建牡蛎黄壳色-速长新品种“金蛎 1 号”,并开展了“金蛎 1 号”数量性状 、壳色基因
及营养成分分析。本研究以福建牡蛎第六代黄壳色选育群体和普通群体为材料,分析二者在
营养成分方面的差异,为进一步开展品质选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收稿日期:2018-07-02 录用日期:2018-09-14
基金项目: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 (CARS-48 );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2014s1477-9 );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7R1003-13)
*通信作者:xmzzn@
1.1 材料来源
福建牡蛎第六代黄壳色选育群体于20 16 年4 月采自深沪湾牡蛎活体种质资源保存库,
普通福建牡蛎群体同期采自同海域养殖的商品牡蛎,采集的两个群体样品均为 1 龄,壳长
5.46~8.97 cm 。每个群体设置3 组平行样,每组平行样随机取样30 个个体。样品活体带回
实验室,检测前开壳取出软体部,海水冲洗干净,沥干,混合绞碎。
1.2 测定方法
1.2.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