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传感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

发布:2024-12-18约8.92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14

《传感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传感与检测技术

课程编号

310050030

课程性质

必修课

课程类别

核心课程

开课单位

机械电子教研室

授课学期

第5学期

学分/学时

3/48

课内学时

48

理论授课

44

上机学时

0

课内实践

0

实验学时

4

课外学时

48

适用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

是否双语

先修课程

《电工电子学》、《控制工程基础》

后续课程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运动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

二、课程简介

《传感与检测技术》是高等院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在工业、科研等领域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参数、调理电路和综合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简要介绍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测试数据处理、抗干扰技术、电磁兼容、现代测试技术等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常用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基本特性和基本方法,具有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基本参量的检测和数据处理的基本能力。

三、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1.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正确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参数、调理电路和综合应用等知识,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传感与检测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2.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对常见检测系统的设计、分析能力,积累初步工程经验,并培养工科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

课程目标3.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现代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考、分析问题,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法律意识;使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通过传感器测量误差的认知,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职业道德;通过介绍非接触式测温的原理及方法,扩展到疫情期间的体温测量并对比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进行文化自信、制度自信教育,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1

指标点1-3:运用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解决复杂机械电子工程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工程知识

课程目标2

指标点1-3:运用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解决复杂机械电子工程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指标点2-2:能够将相关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综合应用于复杂工程问题的表述,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分析、对比并试图改进。

1-工程知识

2-问题分析

课程目标3

指标点1-3:运用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解决复杂机械电子工程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指标点4-1: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针对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探讨分析解决方案

1-工程知识

4-研究

四、课程基本教学内容及对课程目标的支撑

(一)课程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绪论(学时数:2学时)

1.课程主要内容

工业检测技术的内容、自动检测系统的组成、检测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2.重点和难点

重点:工业检测技术的内容、自动检测系统的组成。

难点:自动检测系统的组成。

3.教学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阐明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丰富学生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

(2)通过案例分析,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知识整合,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4.学生学习预期成果

学生理解工业检测的内容并能综合分析自动检测系统。

5.支撑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2。

第二单元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学时数:2学时)

1.课程主要内容

传感器的基础知识,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系统概述。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测量误差的概念、误差的消除方法,随机误差的处理。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同时掌握测量误差的概念、误差的消除方法。

难点:掌握随机误差的处理。

3.教学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阐明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丰富学生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

(2)通过案例分析,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知识整合,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4.学生学习预期成果

熟练掌握测量误差的概念及误差的消除方法,可综合分析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为传感器的选型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5.支撑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2、3。

第三单元电阻传感器(学时数:理论6+实验2)

理论课程(6学时)

1.课程主要内容

电阻应变传感器的结构及应用、测温热电阻传感器的结构及应用、气敏电阻传感器的结构及应用、湿敏电阻传感器的结构及应用。

2.重点和难点

重点:应变式电阻传感器的结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