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北物下第六章单元卷.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八北物下第六章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下列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 )A. B. C. D.2.如图所示,将透镜置于太阳光下,在另一侧的纸上会形成光斑,说明( )A.该光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该光斑一定在透镜的焦点上C.此类透镜可以制作近视镜片D.此类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3.下列有关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近视眼可戴凸透镜做的眼睛进行矫正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与镜的距离必须大于两倍焦距D.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日心说”4.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C.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5.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成的像是虚像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C.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大,可将光屏靠近凸透镜6.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7.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依次竖直放置一个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镜,两个透镜的主光轴重合,凸透镜的焦距为f,此时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为L.在凹透镜的左侧有一水平平行光束通过两个透镜后入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恰能沿原来的光路返回,据此可判断凹透镜的焦距为( )A.f B.L C.f+L D.f﹣L8.如图所示,透过放大镜,观察到邮票上熊猫正立、放大的像,则邮票到放大镜的距离( )A.大于放大镜的焦距 B.小于放大镜的焦距C.位于一倍至两倍焦距间 D.等于放大镜的焦距9.眼镜的规格通常不用焦距来表示,而是用度来表示,其度数D等于焦距f(以米作单位)的倒数的100倍,即D═,已知小明的左眼镜片焦距为0.25m,其度数应为( )A.100 B.200 C.300 D.40010.如图所示,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A.0.7m B.0.3m C.0.4m D.0.1m11.如图为小李用照相机拍摄的石拱桥照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B.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C.桥的倒影看起来比桥暗,是由于一部分光折射到了水中D.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12.小林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上形成的是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完全相同C.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光屏上仍可成清晰的烛焰像D.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保付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它上面都得不到清晰的蜡烛像二.填空题(共12小题)13.在森林中旅游时,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下雨瓶内灌了水,透明圆形饮料瓶装水后相当于 透镜,烈日出来后,可能引起森林大火.小明在森林里步行5400m,用时1.5h,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 km/h.14.小雯站在竖直平面镜前看见镜中的自己,感叹由于长期没有注意健康用眼,早早就換上了近视眼镜.她戴的眼镜对光起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如果小雯距离平面镜1.5m,则她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m.15.“新农村建设”中各乡村及城镇主要交通路口多数都安装了监控摄像头.摄像头中的镜头将场景成像在电子芯片上,电子芯片将信息转换成电信息传递到监控终端,还原成 .摄像头中的镜头相当于 透镜.16.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 、蓝三种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如图所示的透镜是 透镜,用这种透镜制作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利用手机拍照,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图中的自拍杆是最近风靡的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 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18.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天体时,虽然所成的像与天体本身相比是缩小的,但由于像相对眼睛的 很大,所以感觉观察到的像比较大.19.如图所示,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来回移动另一侧的纸片,得到最小、最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