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好玩 第1课时 小小设计师(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docx
数学好玩第1课时小小设计师(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好玩》第1课时“小小设计师”。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主要涉及平面图形的拼接和组合,与学生在上学期学习的几何图形知识相联系,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平面图形的应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空间观念和创新能力。通过设计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平面图形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同时,通过合作与交流,学生将学会与他人分享思路,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认识处于初步阶段,他们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具备一定的几何直观能力。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对图形的名称、特征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图形的拼接和组合运用还处于探索阶段。能力方面,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力正在逐步发展,但在设计创意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从学生层次来看,班级内学生之间存在着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差异。部分学生在图形识别和分类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能力,而部分学生则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和支持。在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对图形与几何的学习可能持观望态度,而有的学生则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和参与热情。
这种学情对课程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小小设计师”这一活动中,需要教师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设计活动时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供分层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目标。其次,通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再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最后,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营造积极、愉悦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好玩》教材,以便于学生跟随教材内容进行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平面图形图片、图表,以及设计图纸的范本,用于展示和启发学生的设计思路。
3.实验器材:准备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图形卡片,用于学生进行图形拼接和组合的实践活动。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以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同时在教室中央布置实验操作台,方便学生进行图形拼接实验。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站在教室前方,微笑着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上一堂有趣的数学课,叫做‘小小设计师’。你们知道,设计不仅仅是艺术,也是数学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知识来设计一些漂亮的图案。”
2.学生们兴奋地互相讨论,有的学生举手说:“老师,我之前在书上看到过一些漂亮的图形,我们可以用它们来设计。”
3.老师点头称赞:“很好,你们已经对数学有了自己的理解。那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比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它们可以怎样组合成新的图案呢?”
二、新课讲授
1.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几个基本的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征。
-老师说:“同学们,请看这个正方形,它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个三角形呢?它的三条边都不一样长,三个角也不一样大。”
2.学生们认真观察,积极回答。
-学生A:“老师,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大的正方形,三角形可以拼成一条边。”
3.老师接着说:“很好,我们不仅学会了描述图形,还能用它们来创造新的图案。现在,请大家拿出你们的图形卡片,尝试自己设计一个图案。”
4.学生们开始动手操作,有的学生尝试将几个正方形拼在一起,有的学生则尝试用三角形和正方形组合成有趣的形状。
5.老师巡视教室,观察学生的设计过程,并给予个别指导。
-老师对一位学生说:“你设计的这个图案很有创意,但是要注意三角形和正方形的组合方式,让它们看起来更加和谐。”
三、小组合作
1.老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定的图形卡片,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图案设计。
-老师说:“同学们,现在我们开始小组合作。每组都要设计一个独特的图案,并解释你们的设计思路。”
2.学生们开始热烈讨论,有的小组选择用多个正方形拼成复杂的图案,有的小组则尝试用不同的图形组合出有趣的形状。
3.老师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设计,并邀请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学生B:“我们小组设计了一个迷宫,用三角形和正方形交替排列,既有趣又具有挑战性。”
4.学生们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共同提高。
四、展示与评价
1.老师邀请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设计作品,并简要介绍设计思路。
-学生C:“我们小组设计了一个花朵图案,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的图形组合,看起来很漂亮。”
2.学生们互相欣赏,给予肯定和鼓励。
-学生D:“这个设计真棒,我没想到三角形和长方形可以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