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同仁堂财务报表获利能力分析.doc

发布:2017-08-26约1.64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同仁堂财务报表获利能力分析 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自1723年开始供奉御药,历经八代皇帝188年。   目前,同仁堂拥有境内、外两家上市公司, 连锁门店、各地分店以及遍布各大商场的店中店六百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0家,遍布14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北京大兴、亦庄、刘家窑、通州、昌平,同仁堂建立了五个生产基地,拥有 41条生产线,能够生产26个剂型、1000余种产品。 全部 生产线通过国家 GMP认证,10条生产线通过澳大利亚TGA认证。2004年 投资1.5亿港元设立的境外生产基地---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于2005年底通过了GMP认证,为实现生产、研发和营销的国际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证券报和亚商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 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的评比中蝉联第四、第五届排名第一,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香港创业板表现最好的股票之一,企业实现了良性循环。 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的现代制药工业、零售医药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了十大公司、两大基地、两个院、两个中心的“ 1032工程”。一、销售利润率分析 1、 销售毛利分析: 2006年销售毛利率=(930666151.68÷2396505176.26)×100%=38.83% 2007年销售毛利率=(2702850939.13-1613257135.37)÷2702850939.13×100%=40.31% 单位收入的毛利率越高,抵补各项期间费用的能力越强,企业的获利能力也就越高。 2、 营业利润率的比较分析: 2006年营业利润率=(291026176.34÷2396505176.26)×100%=12.14% 2007年营业利润率=(366889296.74÷2702850939.13)×100%=13.57% (1) 2007年的营业利润率比2006年提高了1.43%,运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其原因如下: 由于2007年营业利润额的增加对营业利润率的影响如下: (366889296.74-291026176.34)÷2396505176.26 = 3.17% 由于2007年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对营业利润率的影响为: 366889296.74÷2702850939.13-366889296.74÷2396505176.26 = -1.74% 可见,2007年营业利润的增加,使营业利润率提高了3.17%,但该年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又使得营业利润率降低了1.74%,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使2007年营业利润率比2006年提高了1.43%。这说明,同仁堂2007年营业利润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营业利润的增长幅度大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幅度,这是经营杠杆使然。 堂的2006-2007年结构百分比报表如表1所示: 表1 项目 2006年% 2007年% 差异% 一、主营业务收入 100 100 - 减:主营业务成本 59.62 59.69 0.07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54 1.22 -0.32 二、主营业务利润 38.83 39.10 0.27 加:其他业务利润 0.47 0.10 -0.37 减:资产减值准备 0.7 0.7 营业费用 16.35 16.46 0.11 管理费用 10.54 8.08 -2.46 财务费用 0.26 0.38 0.12 三、营业利润 12.14 13.57 1.43 可见:同仁堂2007年营业利润率比2006年增加了1.43%,2007年管理费用率比2006年有较大的下降,达2.46%,从而导致2007年的主营业务利润比2006年提高。2007年营业费用及财务都略上升.因此,同仁堂总体获利能力还是不错的,但也要从降低营业费用及财务费用入手,提高营业利润率,进一步改善获利能力。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