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六章.ppt

发布:2025-01-24约3.99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在理解把握心理健康标准应该考虑几点:第一,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良好适应外部环境两方面。第二,心理健康概念具有相对性。心理健康有高低层次之分。高层次(积极的):不仅没有心理疾病,而且能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第三,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第四,取决于社会评价。第5页,共22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人们用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分别指严重程度由低祷告的几类心理健康问题(一)抑郁症: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通常伴随着严重的焦虑感表现:四方面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乐趣;消极认识倾向,低自尊、无能感,消极看事物,责难自己,对未来不抱希望;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中学生抑郁症辅导:首先,要注意给其以情感支持和鼓励。其次,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变自贬性的思维方式和不适当的成败归因模式。最后,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抗抑郁药物缓解症状。第6页,共22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这是将焦虑作为一种独立的神经症来看的。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的共同特征:焦虑,一般人的焦虑是与客观情境的威胁程度时相适合的学生中最常见焦虑反应:考试焦虑。表现:心情极度紧张;注意不集中,知觉、思维问题等。焦虑症状产生原因:升学压力、家长过高期望、学生个人等方法: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方法,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第7页,共22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三)强迫症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观念:当事人身不由己的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行为: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解释:p212日本的森田疗法:强调当事人力图控制强迫症状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所导致的对症状出现的专注和预期,对强迫症状起维持和增强作用。因此,为了矫治强迫症状,应放弃对强迫观念作无用控制的意图,而采取“忍受痛苦,顺其自然”的态度。“暴露与阻止反应”疗法:例如,让有强迫性洗涤行为的人接触他们害怕的“脏东西”,同时坚决阻止他们想要洗涤的冲动,不允许洗涤。第8页,共22页,星期六,2024年,5月(四)恐怖症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与场景的非理性恐惧。恐怖症分三种:单纯恐怖症(即对一件具体的东西、动作或情境的恐惧)广场恐怖症(即害怕大片的水域、空荡荡的街道)社交恐怖症中学生中社交恐怖症较多见,包括与异性交往的恐惧。社交恐怖症表现: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双手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因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解释:p213第9页,共22页,星期六,2024年,5月方法:系统脱敏法。及时进行。第一,父母坚决友善要求孩子回到学校,习惯学校生活。第二,改善班级人际关系,营造自由、宽松学习氛围。第三,适当减轻学习压力,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第10页,共22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五)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人格障碍类型(8种)依赖型人格障碍者、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人格障碍适用成人;18岁以下青少年类似行为表现称人格缺陷、品行障碍或社会偏差行为。矫正:班杜拉社会学习原理为有人格障碍的人提供良好行为的范例。奖励他们对良好行为模仿,将社会规范与外部价值纳入自我结构中。第11页,共22页,星期六,2024年,5月(六)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不属于性心理障碍。(七)进食障碍:包括厌食、贪食和异食癖等,其中神经性厌食是一种由于节食不当而引起的严重体重失常。下降25%,女性高于男性神经性厌食症矫正: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八)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包括失眠(压力事件、劳动过度)、过度思睡、睡行症、夜惊(精神功能失调)、梦魇等。矫正:肌肉松驰法来治疗失眠。第12页,共22页,星期六,2024年,5月(九)网络成瘾网络成瘾是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造成身心损害的一种现象。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两方面主观:自身特点:活泼、热情、容易激动,不善于控制感情,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成人感,独立意识;网络提供展示自己空间:中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强,对新事物好奇,网络吸引力。客观:网络特点的平等性、隐匿性;中考、高考的压力;第13页,共22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二节: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一、心理辅导概述心理辅导概念: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