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生产函数.ppt

发布:2017-11-20约2.81万字共6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维持产量水平增加一单位某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要素投入量。 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该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边际技术替代率可表示为两要素边际产量之比。 1 定义 二 边际技术替代率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维持产量不变当一种生产要素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这种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 生产要素的数量递减。 o L K d · e · c · b · a · 生产技术要求要素投入间有适当比例,但要素之间替代是有限制的。 2、递减规律 三 等产量曲线的具体形状 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 技术不变,两种要素之间可以完全替代,且替代比例为常数。 K O L q3 q1 q2 A B C 1、线性生产函数 Q=aL+bK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里昂惕夫生产函数) 表明在每一个产量上要素投入量比例是固定的。 o L K a · b · c · Q1 Q2 Q3 R 2、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资料] 瓦西里·W·里昂惕夫 1921年,在列宁格勒大学学习; 1925年,在德国柏林大学学习; 1928~1929年,任国民党政府 铁道部经济顾问; 1931年,移居美国纽约; 1931~1975年,哈佛大学任教; 1941年, 出版成名作 《 美国 的经济结构1919-1929 》; 1973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是由美国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20世纪30年代初联合提出的,在 经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当α+β= 1时, α、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中相对重要性。α+β1:规模报酬递增;α+β=1:报酬不变;α+β1:报酬递减。 Q = A Lα Kβ 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资料] C-D函数的特性 [资料] C-D函数的特性 Paul H. Douglas与Charles W. Cobb共同探讨了投入和产出关系,研究了1899~1922年美国制造业的生产。 假设条件: (1)劳动与资本同时作为获得产出的前提;(2)要素的边际产出大于零;(3)固定资本时劳动边际产出递减, 固定劳动时资本边际产 出也递减;(4)非负性;(5)要素间彼此可替代。 产出对规模的弹性等于产出对要素的弹性之和: Eλ= EL+ EK α是劳动的边际产出与平均产出的比值: MPL/APL= (AαLαKβ)/(ALαKβ) =α β是资本的边际产出与平均产出的比值。 生产扩张是一条直线(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常数): MRTSLK = MPL/MPK =α/β 劳动与资本的替代弹性:σ=1 要素的边际产出递减。 1.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 2.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不变。 o L K o L K Q1=100 Q2=200 Q3=300 R Q1=100 Q2=200 Q3=300 R L1 K1 A · L2 K2 B · L3 K3 C · 四 规模报酬 通过与必胜客的交流,他之前遇到的人力、管理和成本压缩等问题得到了指导和传授。 o L K Q1=500 Q2=1000 R Q3=1500 [案例] 烧饼哥新开分店 [案例] 烧饼哥新开分店 3.产量增加比例小于 要素增加比例,称 之为规模报酬递减。 可以用数学公式来 定义三种情况: o L K Q1=100 Q2=200 R Q3=300 f(λL, λK)λf(L,K),Q=f(L,K)规模报酬递增; f(λL,λK) =λf(L,K),Q=f(L,K)规模报酬不变; f(λL,λK) λf(L,K),Q=f(L,K)规模报酬递减。 资料: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是指企业由于生产范围扩大,同时生产几种产品,达到了成本下降和效益提高的目的。 范围经济的大小表现为,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比生产单一产品所能节约成本和增加利润的程度。相反,如果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产品不能相应地使成本下降和利润增加,我们就认为该企业的范围不经济。 范围经济既可表现为生产相同数量的多种产品所需总成本的减少,还可表现为相同成本条件下生产多种产品的总量增加,即单个厂商投入等量资源所能生产的多种产品的总量,大于多个厂商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数量之和。 范围经济产生经济效益的原因,是因为企业联合生产和销售多种产品,所需投入的资源在相当大程度上可以共享。 案例:“网红经济”也是一种新经济 在走红近两月后,papi酱以贴片广告获得了首笔商业营收,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