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管理制度.docx
变更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变更管理,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避免由于变更失控而引发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变更组织实施过程中各相关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各部门的变更管理。
3.引用标准及相关文件
《安全生产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
4.定义
是指企业内任何与化工过程相关的改造、停用、拆除或非同类替换的改变,以及对经过评审的管理方式和人员情况等进行的调整。包括企业在工艺、设备、仪表、电气、公用工程、备件、材料、化学品、操作规程、管理制度、企业组织架构、生产组织方式、重要岗位的人员和职责、外部条件等方面发生的改变。
5.变更类型
5.1工艺、技术变更主要包括:
总图变更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
原料介质变更
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变更
工艺设备的技术参数的变更
操作规程的变更
工艺参数的变更
公用工程的水、电、气、汽的变更
5.2设备设施变更主要包括:
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安全设施的更新、改造
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
设备材料代用
电气设备的更新、改造
仪表设施的更新、改造
消防设施的更新、改造
5.3管理变更主要包括:
法律法规或标准的变更
人员的变更
组织机构的变更
管理职责的变更
供应商和承包商的变更
生产组织方式的变更
6.变更级别
6.1一般变更:在现有工艺参数、技术参数范围内的变更,在现有设备设施的基础上的改造、更新,在现有组织机构的前提下人员变动或职责的变化,。
6.2重要变更:涉及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等超出现有设计范围的变更;组织机构重新调整的变更;主要原材料供应商的变更。
7.变更时效
7.1临时性变更:为了达到临时性目的或为了满足临时性的操作、试验而进行的变更。临时性变更时效一般不大于7天。
7.2永久性变更:除临时性变更以外的变更。
8.职责
8.1工艺、技术类变更由生产部负责,设备设施类变更由设备部负责,人员、组织机构类变更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安全管理制度类变更由安全部负责,并分别建立变更管理档案。
8.2一般变更由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批,重要变更由分管领导进行审批。
3工艺、技术类变更由生产部组织变更所在的生产车间、技术部门进行工艺风险评估。设备设施类变更由设备部组织生产部、变更所在的生产车间、机修车间进行风险评估。
9.变更管理的要求
1)明确变更内容
2)对于变更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价
3)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控制措施
4)对变更实施分类、分级管理
10.变更程序
10.1变更申请
在实施变更时,变更申请人应填写《变更申请表》,并有专人负责管理,正确辨识变更的类型、级别、时效性,若为临时性变更应写明恢复日期。
10.2变更审批
10.2.1填写《变更申请表》后,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变更产生的风险,制定控制措施。
10.2.2根据变更级别逐级上报部门负责人或分管领导审批。部门负责人应组织有关人员按变更原因和实际需要确定是否进行变更。
10.3变更实施
变更批准后,由各相关职责的主管部门负责实施。任何临时性的变更,未经审查和批准,不得超过原批准的范围和期限。
10.4变更投用前的安全检查
按照变更管理的职责要求,变更投用前变更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对变更进行安全条件检查。变更安全条件检查要细则、全面。变更安全条件检查主要包括:防火防爆、电气仪表、机械安全、规程编制、人员培训、应急措施。安全条件检查后各专业负责人签字确认,方可投入运行。
10.5变更验收
变更实施结束后,变更主管部门应对变更情况进行验收,自变更完成之日起应在3个工作日内进行变更验收。确保变更达到计划要求。变更主管部门应及时将变更结果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附《变更申请表》、《变更验收表》
工艺技术类变更申请表
变更名称
变更申请
单位
变更时效
□永久
□临时
变更级别
□一般□重要
若是临时变更,计划恢复日期为:
申请人姓名
职务
日期
变更内容:
变更风险分析评估情况:
日期:
风险控制措施情况:
日期:
部门负责人意见:
签批:日期:
分管领导意见:
签批:日期:
设备设施类变更申请表
变更名称
变更申请
单位
变更时效
□永久
□临时
变更级别
□一般□重要
若是临时变更,计划恢复日期为:
申请人姓名
职务
日期
变更内容:
变更风险分析评估情况:
日期:
风险控制措施情况:
日期:
安全部负责人意见:(安全设施类变更此处需要签字)
签批:日期:
部门负责人意见:
签批:日期:
分管领导意见:
签批:日期:
人员、机构变更申请表
变更名称
变更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