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8版-院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 殷宗秀 概念 定义: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和)功能改变的疾病。 流行病学 我国大于14岁人群慢性肺心病患病率约为4.8‰ 我国肺心病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农村高于城市 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病率明显增多 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 病因etiological factor 支气管、肺疾病(bronchi and lung disease) : COPD最多见 80-90% 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thorax dyskinesia disease ): 较少见 肺血管疾病(pneumoangiogram disease ): 少见 其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原发性肺泡通气不足、先天性口咽畸形。 发病机理与病理pathology pathogenesis — 、肺动脉高压的形成the formation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功能性因素(functional factor) 解剖性因素(anatomy factor) 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度增高 * (一)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 功能性因素functional factor 平滑肌对Ca++通透性增加 缺氧 高碳酸血症 呼吸性酸中毒 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 血清H+增高 白三烯,5-HT,PAF,血管紧张素Ⅱ 肺血管收缩,阻力增加 肺动脉高压 缺 氧 缩血管 物质 直接导致血管内皮损伤 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DRF 内皮源性收缩因子EDCF (绝对值、比例) 直接使血管平滑肌Ca++通透性 细胞内Ca++ ,肌内兴奋-收缩 偶连效应 血管收缩。 前列腺素 白三烯 组胺 血管紧张素Ⅱ 血小板活化因子 肺 小 动 脉 痉 挛 肺 循 环 阻 力 肺 动 脉 高 压 高碳酸血症 能使肺小动脉对缺O2的敏感性 加 重 *功能性因素可逆,肺心病缓解期,肺动脉高压可正常。 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因素 慢性炎症 肺气肿 肺血管阻力增加 多发性肺微小动脉原位栓塞 肺小动脉炎 肺泡毛细血管受压 肺泡毛细血管床减损 血管管腔狭窄,闭塞 肺动脉高压 肺泡壁破裂 肺血管重塑 慢性缺氧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 醛固酮增多 肾小动脉收缩 血液粘稠度增高 血容量增加 肺动脉压升高 水钠潴留 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度增加 肺动脉高压 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量平均肺动脉压: mPAP≥25mmHg 肺动脉高压的分级: 轻度:26~35mmHg 中度:36~45mmHg 重度: >45mmHg 二、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cardiopathy and cardiac insufficiency 右心室肥厚 右心室扩大 右心室功能衰竭 其他重要器官损害 多器官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 clinical situation 一、肺心功能代偿期 COPD的症状:咳嗽、咳痰、气促 紫绀、肺气肿体征 ,HR↑、心音遥远、P2↑、三尖瓣区SM、剑突下心脏搏动增强,颈静脉充盈但不扩张、肝界下移但无触痛 临床表现 clinical situation 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呼吸衰竭:呼吸困难, 精神神经症状, 紫绀,颅内压升高,皮肤潮红多汗 心力衰竭:右心衰、体循环淤血表现 劳力性呼吸困难,心悸、心律失常 消化道症状 皮肤水肿和浆膜腔积液 肝肿大,肝静脉回流征阳性 颈静脉怒张和三尖瓣区收缩性杂音 辅助检查 accesory examination X线胸片检查 心电图检查 超声检查 实验室检查 一. X 线 肺动脉高压征 X线诊断标准: 1、右下肺动脉干扩张,横径≥15毫米; 2、右下肺动脉横径/气管横径≥1.07; 3、动态观察右下肺动脉干增宽>2毫米; 4、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毫米; 5、中心肺动脉扩张、外周分支纤细,“残根”征; 6、圆锥部显著凸出(右前斜位45度)或其高度≥7毫米; 7、右心室增大征(心尖上凸)。 具备一条均可诊断。 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