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行政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docx
PAGE
1-
公共图书馆行政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一、公共图书馆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1)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在行政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首先,部分图书馆在资源配置上存在不足,尤其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由于资金投入有限,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和图书资源相对匮乏,难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据统计,全国平均每万人拥有图书馆数量仅为1.5个,而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一比例甚至更低。其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相对滞后,虽然近年来许多图书馆开始推行电子借阅、数字图书馆等新型服务模式,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程度仍有较大差距。以北京为例,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公共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总量仅为图书总量的10%,而国外许多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占比已超过60%。此外,部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如读者服务不规范、借阅流程复杂、图书丢失率高等问题普遍存在。
(2)在行政管理方面,公共图书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部分图书馆在人才引进、培养、激励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整体发展。以某市图书馆为例,近年来该馆流失了20%的骨干力量,其中不乏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二是财务管理问题。部分图书馆财务管理不规范,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存在违规操作现象。例如,某县级图书馆在2019年因财务管理不规范被审计部门罚款50万元。三是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图书馆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工作流程混乱,责任不清,影响图书馆的正常运转。
(3)公共图书馆在行政管理中还面临一些外部挑战。一是政府支持力度不足。在一些地区,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投入不足,导致图书馆在经费、设施、人才等方面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以某省为例,该省公共图书馆年经费投入仅为人均1元,远低于国家规定的人均5元的标准。二是社会认知度不高。尽管公共图书馆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部分民众眼中,图书馆仍被视为“闲人去处”,利用率较低。此外,网络阅读的兴起也使得公共图书馆在吸引读者方面面临挑战。据统计,我国网络阅读用户规模已超过5亿,其中近70%的用户将网络阅读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二、公共图书馆行政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公共图书馆行政管理问题的产生首先与政策导向和制度设计有关。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但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往往缺乏对地方实际情况的充分考虑,导致政策与实际需求脱节。同时,现行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适应图书馆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需求。例如,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面,现行政策对图书馆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不足,使得图书馆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
(2)资金投入不足是公共图书馆行政管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财政预算分配不均,以及地方财政压力,公共图书馆的资金投入往往难以得到保障。此外,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也是问题之一,部分图书馆在经费管理上存在浪费现象,导致有限的资源无法发挥最大效益。
(3)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也是公共图书馆行政管理问题的一个方面。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对人才的需求较高。然而,当前图书馆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优秀人才流失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整体发展水平。此外,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有待提高,无法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些问题都与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有关。
三、公共图书馆行政管理对策探讨
(1)针对公共图书馆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加强政策研究和制度创新。政府应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以适应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新趋势。在制度设计上,应注重灵活性,允许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政策,确保政策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同时,应建立健全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图书馆的职责和权利,确保图书馆工作的有序进行。例如,可以设立专门的公共图书馆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图书馆发展规划、监督资金使用和评估图书馆服务质量等。
(2)为了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支持力度,确保图书馆的日常运营和事业发展所需资金。此外,可以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如社会捐赠、企业赞助等,以补充公共图书馆的资金来源。在资金管理方面,应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用于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同时,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价体系,将资金分配与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益挂钩,实现资金使用的透明化和高效化。
(3)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公共图书馆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优厚待遇等方式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二是加强人才培养,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