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论选读》课程教学大纲.docx
《古代书论选读》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SelectedReadingsofAncientCalligraphyTheory
学分:2
学时: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0学时
先修课程:中国书法理论
课程类别:专业拓展课(选修A模块)
授课对象:书法学(师范)专业
教学单位:兰亭书法艺术学院
修读学期:第6学期
一、课程描述和目标
《古代书论选读》这门课是书法学(师范)专业学生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该课程以朝代为时间线索,遴选中国古代每个阶段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书论进行讲授与解析,使学生能够对中国书法理论的发展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同时能够掌握书论中涉及的相关书法理论美学范畴、概念与理论价值,为书法理论研究打下基础。
课程目标1:对中国传统书法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进而提高学生的书学理论修养,加深学生对历代书法技法、书法品评、书法美学等论述的理解和认识。
课程目标2:具备一定的研究、鉴赏及评价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书法创作或理论研究提供书论支持,能针对相应的研究课题制订和执行研究计划,能开展一定的学术交流、比较完整地表达学术思想。
课程目标3:认识书法艺术中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的体现与统一,理解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继承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高书法的审美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性、端庄的气度和正直的人格。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1-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课程目标2
L
3-4具备整合书法及相关学科(美术学、汉语言文字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以支撑书法教学与研究的能力;
课程目标2
L
3-1具备人文、科学与艺术综合素养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课程目标3
M
3-2构建扎实的书法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理解书法学与文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
课程目标1
H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
教学
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一)汉代书论精讲:
赵壹《非草书》
蔡邕《笔论》和《九势》
许慎《说文解字.叙》
1、心手论
2、赵壹对书法功用的看法
3、“散”的书写状态;
4、“形”、“势”的美学概念;
5、“永字八法”的概念和阐释。
6、中国文字起源“象形说”;
7、周代以前文字的源流;
8、周代到秦文字的演变。
4
1.PPT集中讲授
2.小组讨论
1.2.3
2
(二)魏晋南北朝书论精讲1:
(传)卫铄《笔阵图》
(传)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1、形象与意象;
2、对笔画的形态比喻;
3、“三端”与“六艺”说。
4、对工具的功用比喻;
5、结体的不同形态。
2
1.PPT集中讲授
2.小组讨论
1.2.3
3
(三)魏晋南北朝书论精讲2:
王僧虔《论书》、《笔意赞》
《论书》
1、书法品评的标准和内容:天然、功夫、意趣、情感、骨力、形式等;
《笔意赞》
1、情凭虚而测有,思沿想而图空;
2、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
2
1.PPT集中讲授
2.小组讨论和辅导
1.2.3
4
(四)魏晋南北朝书论精讲3:
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
袁昂《古今书评》
萧衍《观钟繇书法十二意》
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庾肩吾《书品》
1、理解“骨势”“媚趣”“古质”“今妍”“神采”等核心概念;2、掌握“四贤优劣论”;
3、了解庾肩吾九品论书与“九品中正制”之间的关系。
4
1.PPT集中讲授
2.小组讨论
1.2.3
5
(五)隋唐书论精讲1:
(传)欧阳询《八诀》、《三十六法》
虞世南《笔髓论》
李世民《笔法诀》、《论书》
1、理解“唐尚法”的核心内涵;2、了解唐代笔法传授的过程及相关技法理论。
2
1.PPT集中讲授
2.小组讨论
1.2.3
6
(六)隋唐书论精讲2:
孙过庭《书谱》
1、表情论;
2、违和论;
3、创作条件:五乖五合论;
4、继承与创新;
5、中国书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建立。
8
1.PPT集中讲授
2.小组讨论
1.2.3
7
(七)隋唐书论精讲3:
张怀瓘《书断》
张怀瓘《文字论》
张怀瓘《玉堂禁经》
1、理解张怀瓘书论对中国书论体系的宏观构建;
2、理解张怀瓘对历代书法家和书法的品鉴、评论(三品格);
3、理解张怀瓘对文字源流及书体发展的论述。
2
1.PPT集中讲授
2.小组讨论
1.2.3
8
(八)宋四家书论精讲
1、苏轼对“意”的阐释:我书意造本无法;
2、理解黄庭坚对“道义”的阐释: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
3、了解南北宋书论的转型;
4、理解理学对书论的重要影响。
2
1.PPT集中讲授
2.小组讨论
1.2.3
9
(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