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过敏性鼻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pdf

发布:2025-03-12约1.68万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过敏性鼻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一、概述

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是特应性个体暴露于过敏原(变应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

E(immunoglobulinE,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非IgE介导的机制及神经免疫失

调也参与其中。AR是临床常见的慢性鼻病,影响着全世界10%-20%的人口,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

问题。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劳动效率下降,每年在欧盟国家造成300亿-500亿欧元

的经济损失,同时也是诱发哮喘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变应性鼻炎在中医属“鼻鼽”、“鼽”、“鼽涕”范畴,其病名始见于《礼记》:“季秋行夏令,则其国

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有“鼽嚏”一词。而“鼻鼽”记载,始见于《素问·脉解》:“所谓客孙脉则

头痛鼻鼽”。之后文献中有以“鼽”“嚏”言者,又有“鼽嚏”“鼻鼽”之称。至明清,“鼻鼽”成为较固定的

病名称谓。

历代对其病因病机认识,有寒、热之别:①主寒。《诸病源候论》:“夫津液涕唾,得热则干燥,得

冷则流溢,不能自收。肺气通于鼻,其藏有冷。冷随气入乘于鼻,故使津液不能自收”。《证治要诀》:

“清涕者,脑冷肺寒所致。”②主热。《素问·五常正大论》曰:“少阴司天,热气下临,肺气从上,病嚏鼽

衄。”金元时期,刘完素认为鼽嚏是因火热为患,鼽因于肺热,嚏因于心火、胃火。正如《素问玄机原病

式》所说:“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鼻为肺窍,痒为火化。

二、临床特点

(一)临床表现

1.症状:AR的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痒和鼻塞;可伴有眼部症状,包括眼痒、

流泪、眼红和灼热感等,多见于花粉过敏患者。随着致敏花粉飘散季节的到来,花粉症患者的鼻、

眼症状发作或加重。如果致病因素以室内过敏原(尘螨、蟑螂、动物皮屑等)为主,症状多为常年

发作。40%的AR患者可合并支气管哮喘,在有鼻部症状的同时,还可伴喘鸣、咳嗽、气急、胸闷

等肺部症状。临床上应重视AR与哮喘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也应关注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

2.体征:AR发作时最主要的体征是双侧鼻黏膜苍白、肿胀,下鼻甲水肿,鼻腔有多量水样分泌

物。眼部体征主要为结膜充血、水肿,有时可见乳头样反应。伴有哮喘、湿疹或特应性皮炎的患者

有相应的肺部、皮肤体征。

(二)辅助检查

1.过敏原检测

(1)皮肤试验

过敏原皮肤试验是确定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的重要检查手段,属于过敏原体内检测,主要

方法包括皮肤点刺试验(skinpricktest,SPT)和皮内试验。

SPT具有高敏感性和较高特异性,一般均在80%以上,因而对AR的诊断可提供有价值的证据,

且可用于儿童和老年人,临床推荐该方法。如果患者对某种过敏原产生超敏反应,则20min内在皮

肤点刺部位出现风团和红斑,与阴性对照比较,风团平均直径3mm判定为SPT阳性。

(2)血液检查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属于过敏原体外检测,在变应性疾病的诊断中被广泛使用,推荐使用定

量检测方法。特异性IgE检测适用于任何年龄的患者,不受皮肤条件的限制。

通常,血清特异性IgE水平的临界值为0.35kU/L,大于或等于该值即为阳性,提示机体处于致

敏状态。血清特异性IgE水平可以客观反映机体的致敏情况,阳性结果可明确主要过敏原。

(3)鼻激发试验

鼻激发试验是诊断AR的金标准,该方法是将某种过敏原直接作用于鼻黏膜,模拟自然发病的

情况,观察是否诱发相关症状。当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高度怀疑AR,而SPT及血清特异性IgE检

测为阴性,或查出多种过敏原致敏、需要寻找关键过敏原时,可进一步行鼻激发试验。

2.其他检查

包括鼻分泌物涂片细胞学检查、鼻灌洗液中过敏原特异性IgE和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测定、

血清过敏原组分特异性IgE检测、外周血嗜碱粒细胞活化试验、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和肺功能检查

等。

三、诊断

(一)诊断标准

诊断依据为:①症状: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痒和鼻塞等症状出2个或以上,每天症状持

续或累计在1h以上,可伴有流泪、眼痒和眼红等眼部症状;②体征:常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

水样分泌物;③过敏原检测:至少1种过敏原SPT和/或血清特异性IgE阳性,或鼻激发试验阳性。

A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