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之《夜书所见》课件上课.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阳节思念自己家乡的兄弟亲人 经过我们共同思考学习可以知道题目的意思是: 你认为哪一句最能直白的表达诗人此刻的思念之情? 每逢佳节倍思亲。 哪个字最能表达作者非常的想家? “倍”:平时有五分想念,到了重阳节就成倍的增加,有十分想念,甚至更多。说明很(特别、格外、非常)思念家乡。 作者为什么那么想家,哪一句诗是作者想家的原因? “ 独在异乡为异客” 倍感孤独、寂寞 当王维思念家乡的时候他在思念家乡里的谁?想到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遗憾是什么?哪两句诗叙述了想念的内容?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 遍: 遥远 知: 想到 都 少: 缺少 本诗表达了诗人孤身一人,漂泊在外,( )的思想感情。 思家念亲 我们能生活在自己的亲人身边,是多么幸福!我们能认识这么多朋友,大家就像一家人似的愉快相处,是多么幸福!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古往今来,怀乡思亲的人们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登黄鹤楼》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张籍《秋思》 * *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 )送( ), 江上( )动( )。 知有( ), 夜深( )。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叶绍翁是南宋中期诗人。出生在建安,也就是今天的福建,后来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也就是现在的杭州。几十年没有回到过自己的家乡。 夜书所见 近处 梧叶送寒声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孤独、寂寞、凄凉 秋风动客情 思家念亲 江上秋风动客情 典故 据传晋人张翰官居洛阳,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于是辞官回乡,了却心愿。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 近处 梧叶送寒声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孤独、寂寞、凄凉 秋风动客情 思家念亲 远处 儿童挑促织 令人亲切却勾起儿时回忆更思家念亲 篱落一灯明 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作者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梧叶 秋风 灯 以及篱落 儿童和促织 风声 促织声 寒 客情 思家念亲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yì féng jiā bèi yáo biàn chā zhū yú yì 忆 yì 回忆 追忆 huí yì 异 yì 异乡 异地 yì xiāng 逢 féng 相逢 重逢 xiāng féng 佳 jiā 佳节 佳作 jiā jié 倍 bèi 加倍 百倍 jiā bèi 遥 yáo 遥远 遥望 yáo yuǎn 遍 普遍 遍地 biàn pǔ biàn 插 插花 插图 chā chā huā 王维,唐朝诗人,15岁时离开了故乡到长安去参加科举考试,20岁时考上进士。这段时间里,他一直漂泊在外,十分想家,尤其是过节的时候,这种情感更加强烈。王维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 认识王维 重阳节登高则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南朝梁代·吴均著 《续齐谐记》载:东汉时,汝南、汝河一带瘟魔为害, 疫病流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拜道长费长房为师, 学消灾救人的法术。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初 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乡亲。并告知 九日离家登高,把茱萸装入红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 花酒,即能战胜瘟魔。桓景回家,遍告乡亲。九月九日 那天,汝河汹涌澎湃,云雾弥漫,瘟魔来到山前,但因 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难以接近。桓景挥剑斩瘟魔 于山下。傍晚,人们返回家园,见家中“鸡犬牛羊,一 时暴死”,而人们因出门登高而免受灾殃。自此,重阳 登高避灾流传至今。 美丽的传说 这一天,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
显示全部